外婆的粽子
要怪就怪那些提倡吃喝玩樂的兒歌:“氹氹轉/菊花園/炒米餅/糯米團/五月初五係龍舟節呀/阿媽佢叫我去睇龍船……”
傳統節日在現代,往往是以飲食和消費的形式傳承,鋪天蓋地的廣告提醒我們,中秋節要買月餅,端午節要吃粽子,誰還記得屈原為啥投江呢?
粽子與月餅相比,沒有那麼強的時節性,一年四季在大小食肆都吃得到。粽子是澳門人極平常的早餐或午餐,大多是二十多元一隻的街坊價錢。
澳門的粽子是典型的南方粽,涵蓋鹹肉粽、鹼水粽、紅豆粽、綠豆粽諸多口味,但不外乎是用竹葉包着糯米、去殼綠豆或紅豆蓉、鹹蛋黃、花生和肥豬肉等。
粽子變化萬千,幾乎反映出區域性的鄙視鏈。單是台灣粽,就至少有南北之爭,兩派的捧場客每逢端午就互相較勁。
台灣粽子個頭小、呈三角形,我的某位台北朋友常常嘲笑港澳粽是裹小腳的鞋或綠色的大便。有一回,當着我的面一邊誇讚台灣粽,一邊大口吃下,可是,他天生腸胃虛弱,三天都無法消化,差點要送去醫院。
我偏愛炒過的、帶香菇蝦米的北部粽,然而要選台灣最出色的主食之一,我把我的一票投給香軟、油而不膩的油飯。廣東粽自然是真正的鄉愁了。
葉子對粽子的成敗,有着關鍵的影響力。香港的粽子,同時用上好幾種葉子(如荷葉、竹葉和冬葉);台灣粽不拘一格,筍殼(桂竹葉)、麻竹葉、茭白葉、月桃葉、玉米葉皆可;澳門粽多用竹葉或中山人愛用的蘆兜葉,裹蒸粽則多用冬葉。
(粽子 · 一)
卡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