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8月20日
第B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雜 談)閉門雜談之書

閉門雜談之書

書法作為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絕對稱得上是中國的國粹,有些國家和地區雖然也存在這種表現本民族文字美的藝術形式,但主要也是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

記得上小學時,學校就安排書法課教學生寫毛筆字,從掌握執筆開始,運筆、描紅、臨帖,不過並非考試科目,老師對學生寫好鋼筆字似乎還更加重視,經常強調作文成績與字寫得好壞關係密切,一篇字跡工整的文章考官看了自然會加分不少。只可惜我的字實在屬於“拿不出手”之列,估計為此影響了不少語文成績。每每聽到老一輩人講“字如其人”,就會深感內疚和自卑。好在現在多用電腦打字,除了簽名很少需要手寫的材料示人,自己這一缺點才不至於時常暴露,想來這也是科技進步的好處。但是,內心始終羨慕那些寫得一手好字之人,感覺那潑墨揮毫的氣勢頗有俠客之風。

中國歷朝歷代書法大家層出不窮,篆隸楷行草皆有代表性人物,並留下數不盡的傳世名作和軼事佳話。如王羲之的《蘭亭序》號稱天下第一行書,只可惜真跡難尋,留下的名家摹本都已貴為珍寶。此外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軾的《黃州寒食帖》等,除了書法作品的藝術價值冠絕天下,背後的歷史典故更讓人心馳神往或不勝唏噓。好的書法作品歷來都會被競相收藏,“粉絲”中甚至不乏貴為天子的皇帝,《蘭亭序》據說就被對其推崇備至的唐太宗李世民作為殉葬品帶進了棺材。乾隆皇帝為安置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等名家之作,專門在養心殿西暖閣內裝修了一間書齋,取名“三希堂”,可見癡迷之深。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不惜傾家蕩產購得陸機的《平復帖》,以免被賣給外國人流失海外。日本古董商為此策劃將其綁架以迫使他賣字贖身,然而張伯駒竟寧死不從,綁匪無計可施,最終關押八個月後將其放出。解放後,張伯駒將該帖連同其他個人珍藏捐獻給國家,令人由衷感歎中國傳統文人的氣節。

今天,我們能見到不少以書法家自詡之人,其實在古代,如果稱呼某人為書法家,對方還未必高興。東晉王獻之就曾拒絕為新建的太極殿書寫匾額,北宋蔡襄也堅決不同意給去世的皇帝寵妃撰寫碑文,認為這都是工匠該做之事。古人多將書法作為文化修養的一部分,主業還是政事和文學創作,而非書寫。今天看到的很多傳世書法作品,都是當時作者因事感懷或觸景生情,即興而就的手稿,核心在事、在情、在義,也才具有了靈魂與生氣。欣賞這些書法作品,你會感覺到是與古人在進行時空交流,撫今追昔,浮想聯翩。

一水間

2022-08-20 一水間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10331.html 1 (雜 談)閉門雜談之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