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7月23日
第C0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雜 談)閉門雜談之琴

閉門雜談之琴

又一波疫情來襲,澳門按下暫停鍵。不過社會保障有力,物資供應充足,居民不必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用品擔憂,只需遵守政府規定暫時居家閉門不出。然而生活總要繼續,讀書、看報、刷手機、秀廚藝,抑或互聯網遠程辦公,皆可消磨時光。如果尚有才藝和雅興,恰可琴棋書畫詩酒花,怡然自得,不亦快哉。

說起琴,實在慚愧,我對樂器一竅不通。如在古代,按照孔夫子“禮、樂、射、御、書、數”的“君子六藝”標準,絕對屬於德智體美勞未能全面發展的不合格之人。記得上大學時,非常羨慕那些會彈結他、吹笛子的同學,如果再有一副好嗓子入選“校園歌手”,那絕對是萬眾矚目的明星人物,最能吸引女同學的青睞。如今,偶爾也會附庸風雅去聽聽音樂會,儘管多數情況下都聽不出所以然,尤其是交響樂和歌劇,但偶爾遇到熟悉的曲目也能陶醉其中,感覺自己並非完全沒有藝術修養且值回票價。

琴的發明以及音樂的起源無從考證,我個人認為一定是古人為模仿大自然的各種聲音逐步探索形成的,如流水淙淙,鳥鳴啁啾,微風習習,細雨沙沙,浪花激蕩,人類對美的原始和樸素的追求亙古不變,並可無師自通。讓嬰兒聽規則有序的旋律和雜亂無章的噪音,其反應會截然不同。中年以後,應酬增多,朋友相聚多是推杯換盞,有時想起《詩經》中描繪的“我有嘉賓,鼓瑟鼓琴,和樂且湛”場景,甚是嚮往,深感自己俗不可耐,與古人情趣相差甚遠。而疫情期間獨處陋室,何嘗不是“調素琴,閱金經”的最佳時機,只可惜不通音律,感情難以通過樂器恣意抒發,更添幾分惆悵。

曾經帶着對琴的遺憾和過來人的教訓,將一腔熱情和忱忱之心寄託在了小孩身上,希望培養他學習小提琴,即使不成為音樂家,至少也是個懂音樂的人。於是無數個寒暑,不論風吹日曬雨淋陪其走在培訓班的路上,可眼看別人家的孩子考級、獲獎、參加表演,感覺他卻始終無精打采,進步緩慢。終於有一天在下課之後忍不住問道:“你是不是不喜歡啊?”回答:“是的。”心中不免一緊,“掌握一門樂器多好啊?你看那麼多小朋友都在學,長大後可以表演,也可以拉給自己聽”,小孩沉默不語。我心有不甘,繼續追問:“那有沒有喜歡過呢?”“沒有。”他稍作囁嚅後脫口而出。我悵然若失,一股挫敗感襲來。但不知為何頭腦中卻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心想如果這是電影情節,故事的發展似乎應該是沉默片刻後,父親瀟灑地將琴包扔進路旁的垃圾筒,然後告訴兒子今後不再學琴了,還是去玩喜歡的乒乓球吧,於是父子言歡。不過,我當然沒有那樣做,望子成龍的老父親堅信他今後一定會為自己能拉琴而自豪,況且那把琴還不便宜。

一水間

2022-07-23 一水間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05477.html 1 (雜 談)閉門雜談之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