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6月07日
第A09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新聞小語)公私營醫療互補促提升

公私營醫療互補促提升

隨着石排灣衛生中心啟用,本澳已有九間衛生中心及兩個衛生站,初級醫療保健系統越趨鞏固。但隨着新區落成、人口上升、老齡化加劇,居民對醫療服務需求有增無減。公立醫療服務需持續完善外,也須平衡整體醫療市場發展需要,讓居民能有更多的醫療服務選擇。

澳門衛生中心是按世衛“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目標”而設立。作為公立初級衛生保健機構,服務包括成人、兒童、學童保健,產前保健及家庭計劃,口腔及牙齒保健,中醫及針灸、心理保健、戒煙、子宮頸和大腸癌篩查、體檢、醫務社工、健康教育等。本澳初級衛生保健網絡發展三十多年,由第一間筷子基衛生中心開始,社區衛生中心及衛生站陸續設立。近年,政府相繼在澳門半島和離島的新公屋群籌建多所衛生中心,方便居民區內就診。

特區醫療福利政策以民為本,公立醫療服務涵蓋的服務面越來越廣,由各區衛生中心組成的初級醫療衛生系統持續擴大,加上居民保健意識提升,致各類求診、保健人次不斷上升,令醫護工作壓力大增。為緩解公營醫療的壓力,當局早年開始向民間醫療機構購買服務分流病人、推出醫療券等,冀緩減公營醫療系統壓力。但服務越多,似乎更催生更多需求,公立醫療壓力依然沉重。

未來,當局除要持續完善初級醫療保健系統,優化舊區空間狹小、上落不便、檢查設備不足的衛生中心外,也要進一步加強與民間醫療機構、私人執業醫生的合作,調整不同服務項目和時間,疏導公立醫療系統壓力,讓公、私醫療系統共同發展,互補長短,提升整體醫療的質素。

本澳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對慢性病、營養保健和心理關愛、長者養生、老人病防治等醫療服務需求越來迫切,當局有必要廣納民智,精準完善初級醫療衛生系統。同時善用民間資源,“兩條腿”走路,實現“健康老齡化”,活得長還要活得好。減輕公立醫療及社福資源的壓力,亦令居民有更多元選擇,享受更優質服務。

夏 耘

2022-06-07 夏 耘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97393.html 1 (新聞小語)公私營醫療互補促提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