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受害者”
在為葡語考試準備時想到,已經第三年了,依舊沒有機會前往一次葡萄牙。雖然當初決定學葡語並非僅為旅行,還是希望它能有派上用場的時候啊,就像正在學習法文、意大利文、日文的學生,得親自進入那個語境,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即使是帶着笨拙生澀的發音,能在那待一個月以上,口語表達的自信與提升,又怎能一樣!
但遇上了疫情時代,有什麼辦法呢,“時代的受害者”,哪有人能倖免。
最讓人感到可惜的是疫情期間的大學生。因為大學本來就不光是幾門課程,通過網絡鏈接就能完成,它需要與老師和同學互動、交流,在正常的教學活動中成長。需要在圖書館瀏覽群書,為日後的人生建立更深厚的知識庫。需要在實驗室、實習機構實習,培養動手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需要在學校宿舍獨立生活,培養自理能力、規劃自己生活。需要聽各種講座、看各種演出,見識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思想的碰撞。需要旅行,開拓視野,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風土,培養個體的適應與生存能力。需要戀愛、交友,需要與自己的同齡人對酒當歌、一醉方休,需要偶爾叛逆,不做個乖孩子,需要披襟當風,風華正茂,揮斥方遒……
這些都是一個年輕人建立世界觀、人生觀的必要條件,沒有這些會變得狹隘。對大學生而言,這兩年多不能說是耽誤了,但起碼也大打折扣,疫情還遠未有結束的趨勢,是否也將導致這一代大學生較疫情前畢業的大學生,水平會有明顯的差別?目前或許看不出來,日後也必將顯現。
如何打破這些困境,讓整個社會恢復正常運作,讓年輕人回到正常的軌道成長與生活,目前來看唯一能指望的是什麼?我們心裡都有答案。
葛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