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後的血虛保養
立夏,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萬物繁茂,始於立夏,是自然界各種生命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進入立夏時節,人的新陳代謝加快,但氣血又未處於夏季三伏最旺盛的狀態,就偶爾會有煩躁不安,倦怠乏力的感覺。養生保健方面,日常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補充足夠營養。但如果身體內循環加快,血液新生跟不上時,就容易出現血虛。
血虛屬於中醫一個病證,指體內血液量虧虛不足。原因多數是失血量大,思慮過度,或臟腑虛損(脾胃),不能化生成水穀精微所致。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血虛是血液失常的一種表現,是指血液生成不足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的一種病理狀態。引起血虛的原因很多,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失血過多——因車禍外傷或女士生理期導致失血過多或月經量大,若不加以調節,持續的慢性失血皆可造成血虛。若出血量持續加大,日久則導致瘀血內阻,脈絡不通,一方面可能造成再出血,另一方面也影響新血的生成,繼而加重血虛。有些女士在生理期出現的頭痛、腰痛,可能都與此相關。
二、飲食失調——暴飲暴食,飢飽不調,食不定時,嗜食偏食,營養不良等原因,均可導致脾胃損傷,營養物質未能順利吸收及補充而導致血虛。現代醫學角度,胃腸功能失調或在某些藥物的影響下,維他命B12吸收不足,也很容易導致貧血血虛的情況。
三、慢性消耗——大病、手術後、久病都會消耗精氣,例如數十年的高血壓、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患氣促氣喘導致的肺弱,或汗出氣脫,嘔吐下利等耗傷陽氣陰液;而勞力過度,包括體力或者腦力勞動都易耗傷氣血,久之則氣虛血虧;勞心太過,則易使陰血暗耗,心血虧虛,均可導致血虛。現時因為疫情影響,澳門社會面臨結構性調整,人的心情難免受到影響,思慮過度,在立夏過後的時節,更容易導致氣虛血弱的情況產生。
血虛有如下的具體表現:一般為面色蒼白、唇色淡白、指甲色白無華、頭痛眩暈、四肢麻木、筋脈拘攣、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皮膚乾燥、頭髮枯焦,髮根易脫,甚至大便燥結等。中醫認為,血為氣之母,氣賴血以附,血載氣以行。血虛則氣無以附,故血虛常伴隨氣虛,不僅有血虛的症狀,而且還有少氣懶言、語言低微、疲倦乏力、氣短自汗等氣虛症狀。
綜上所述,血液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它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在心肺之氣共同作用之下,內至臟腑,外達筋骨,對全身各臟腑組織起着營養作用,以下介紹幾個立夏後養血湯方,供大家參考。
一、栗子杜仲牛尾湯——功效:補血益氣、補肝腎、強腰骨。材料:栗子三十粒、杜仲三十克、牛尾一條(戒牛肉的朋友可以選擇用西施骨)、生薑三片。做法:栗子洗淨,杜仲置鑊中灑上淡鹽水,加入少許薑絲,慢火炒乾;牛尾洗淨後放滾水中煮沸十五分鐘,再洗淨。再將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煲內,加入清水二千五百毫升(約十二碗水),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兩個小時,加入適量食鹽後可飲用。
二、黃芪淮山海蝦湯——功效:補血健脾,補腎強骨。材料:黃芪三十克,乾淮山六十克,杞子三十粒(二至三人份量),椰棗三粒,海蝦一百五十克。做法:材料洗淨,稍浸泡,海蝦洗淨剪去蝦頭,並去殼。先把黃芪淮山椰棗一起放進煲內,加入清水一千三百毫升(約六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四十五分鐘,剩餘湯汁約為六百五十毫升(約三碗水量),將煲出的湯汁放進鍋內,藥材湯渣撈出,加入海蝦仁同煮約十分鐘,以熟為度,最後加入枸杞子煮五分鐘,加入適量食鹽便可。最後飲湯食蝦,此量可供二至三人飲用。
三、蓮藕章魚紅豆乳鴿湯——功效:補血和胃、養陰補腎。材料:蓮藕八百克,章魚乾五十克、紅豆六十克,乳鴿兩隻,南棗六粒,生薑三片。做法:蓮藕洗淨去節切塊;章魚乾浸透切塊;紅豆洗淨,南棗洗淨浸泡去核;乳鴿洗淨去內臟汆水,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二千五百毫升(約十二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約一小時五十分,加入適量食鹽即可,可供三至四人食用。
楊大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