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位資源智能分配顛覆人工操作模式
深圳智慧機場建設標準實施
【本報記者深圳電】由深圳機場集團主編的兩部團體標準《民用機場機位資源智能分配系統建設指南》、《
民用機場基於視頻分析的航班保障節點採集系統建設指南》獲中國民用機場協會批准發佈,於五月下旬正式實施。
兩項標準出台,填補了行業智慧機場兩項重要系統建設標準的空白,也標誌着深圳機場智慧機場建設從實踐應用邁向標準化建設取得重要突破。
為推進標準建設與科技創新齊頭並進,更好地通過自身實踐推動行業進步,深圳機場在此前發佈的《深圳智慧機場數字化轉型白皮書》和民航局印發的深圳智慧機場建設經驗基礎上,聯合華為公司,歷時一年起草編制《民用機場機位資源智能分配系統建設指南》、《民用機場基於視頻分析的航班保障節點採集系統建設指南》兩部標準,並通過行業專家評審。
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應用目前在深圳機場安全、運行等領域均取得一定成效。是次兩部標準相關的項目也是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在航班運行保障中成功應用的實踐。
其中,深圳機場機位資源智能分配系統運用大數據和AI技術,可實現機位自動化、智能化分配,顛覆性改變了傳統人工操作模式,千餘架次航班機位分配僅需一分鐘即可完成,該創新應用使得機場機位利用率、航班靠橋率兩項指標顯著提升。以深圳機場為例,該應用實施後,每年有上百萬旅客不用再乘坐擺渡車,是以科技提升出行體驗的成功實踐範例之一,項目獲得了國際航協(IATA)官方網站收錄、展示。
深圳機場航班保障節點採集系統則主要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自動識別、採集飛機入離位、客艙門開關等多項航班保障關鍵節點數據,實現航班運行精細化管理。隨着運行智能化水平提升,深圳機場航班運行保障效率也顯著改善,近兩年航班放行正常率皆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