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清人書法絕句
沈清和壽昌
欲掣長鯨去不還,魂兮有託守鄉關。
百年隔斷今猶壯,四海恩威重似山。
此甲午英烈沈壽昌遺墨,片金扇頁,節臨顏魯公《讓憲部尚書表》一段,款識“清和學書”,鈐白文“沈壽昌印”。其文云:“節臨顏魯公表。臣聞無功受賞,為善不勸;有罪不罰,為惡罔辯。陛下克復,恩先逮下,罰當從上。今罪一人則萬人懼,若怙於寵,四海何瞻?”按,沈壽昌,字清和。江蘇上海人。同治二年癸亥出生,“自幼聰穎有大志”,逮光緒二十年甲午殉國,年僅三十二。署款清和,與其姓名印相對照,確證為上海沈壽昌。雖云學書,然筆墨殊流利,亦得顏書筋骨。因早世,手跡流傳稀罕,此作氣息清靜淵穆,殆無可疑,所書雖寥寥數語,其意尤足警人。光緒元年,沈壽昌十三歲,以第四批幼童留學美國,專習輪機、航海,原定十五年為期,光緖七年北洋水師學堂落成,奉命歸國入讀,隨任威遠艦二副。光緒八年壬午,朝鮮王京士兵嘩變,清廷派兵平叛,壽昌與焉,升把總。十五年,擢濟遠艦幫帶(副艦長)兼領大副。先是,日本吞併琉球,覬覦朝鮮。光緒二十年甲午,朝鮮東學黨運動,日本乘機染指,事平,拒不撤兵,清廷為應對,租用英國商船運載援軍。六月廿三日,濟遠艦接應前往牙山之“高陞”、“操江”二輪,駛至豐島海域,遭遇日艦不宣而戰,“濟遠”以一敵三,沈壽昌無所畏懼,於瞭望臺指揮奮力反擊,不幸為來襲炮彈碎片擊中頭顱,壯烈殉國。商船高陞號官兵拒不投降,亦為日本軍艦擊沉,逾千官兵,殉難者十之七八。豐島海戰由日方挑起,為中日甲午首戰,沈壽昌則為甲午殉國之首位高級將領。事聞,贈總兵銜。沈壽昌殉國後十一年,日本頒布《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新化陳天華為抗議新約,又有感同儕於去留莫衷一是,憤然於東京大森海灣蹈海自沉,年甫三十。死前著《絕命辭》,期以喚醒民魂。其辭有警句云:“近人有主張親日者,有主張排日者,鄙人以為二者皆非也。彼以日本為可親,則請觀朝鮮。然遂謂日人將不利於我,必排之而後可者,則愚亦不知其說之所在也。夫日人之隱謀,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即彼之書報亦倡言無忌,固不慮吾之知也。而吾謂其不可排者,何也?‘兼弱攻昧,取亂侮亡’,吾古聖之明訓也。吾有可亡之道,豈能怨人之亡我?吾無可亡之道,彼能亡我乎?朝鮮之亡也,亦朝鮮自亡之耳,非日本能亡之也。吾不能禁彼之不亡我,彼亦不能禁我之自強,使吾亦如彼之所以治其國者,則彼將親我之不暇,遑敢亡我乎?”實乃吾人甲午敗後洞見,去今百有餘年,人心叵測,故可謂殷鑑未遠。從來立國根本,首重自強,善隣守境,盱衡時局,柔遠天下,則外侮無有。方今君子親仁,终日乾乾,國家政治修明,居常以天下蒼生社稷後世為念,已而民氣可用,故復興勢不可擋。尤有幸者,富國強兵,戰守無患,海軍恩威加諸四海,卻敵於重洋複水之外,百年巨變,寧不令人感奮?吾人不忘舊事,表彰英烈,以勵來茲,或可稍慰甲午以來民族英靈於寒泉也。
陳懷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