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三次入華成敗
漢唐元明三顧中原
一連三集談及基督教入華的悠長歷史,整體來說僅屬滄海一粟。最後一集略談基督教三次來華的成功和失敗,這是歷來不少學者研究及探索的題材,因此在書刊或網絡上不乏這方面的資料。
基督教分別於漢唐、元朝及明未時期來到中國,在宗教歷史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基督教的聶斯托利派(景教)兩次進入中國,第一次來華獲得唐朝多位皇帝的支持,包括唐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亨、代宗李豫及德宗李适等,因此在中原地區持續了約一百五十年的旺盛,並刻印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表彰唐朝皇帝對景教的支持及扶助。
第二次入華則於元朝時期,由於景教與蒙古人良好的關係,當蒙古人向華夏大地拓展疆土,原在蒙古和西域回鶻部落的景教,隨着蒙古大軍進入中原地帶和沿海地區。值得一提,當時羅馬天主教也開始出現在中國的土地上,原因 “蒙古軍隊的四次西征,一些歐洲人作為戰俘被擄掠而來,如欽察、阿速、斡羅思等族(原為希臘正教徒,後改宗天主教),促成歐洲天主教從不同的途徑東來。當時景教和羅馬天主教兩者被合稱為‘也裡可溫’或‘也立喬’,係蒙古音譯(crkegun,有勢者),意為 ‘福分人’或 ‘奉福音的人’。也裡可溫一語最早僅指基督教聶斯托利派,蒙古西征,也以此詞指羅馬天主教。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區,而且是在具有不同文化淵源的地區,出現了歷史上相隔甚遠的兩個基督教派,這在基督教傳播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注一)
耀眼煙花瞬間消逝
景教在唐、元兩個朝代輝煌的日子仿如耀眼的煙花,瞬間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為了獲得朝廷的認可,淡化正統教義,宗教模式偏向中國人相信的道教及佛教,漸遠離正道,成為異端。雖然唐朝皇帝及貴族士大夫的支持及默許建造了不少寺廟(圖一),但信徒僅靠上層人士和胡人,缺乏中下層民眾的歸依,埋下了消亡的道路。
景教在唐朝與元朝迅速消失的原因大致如下,唐武宗即位時立即執行滅佛及其他外來宗教的政策,另外元朝的滅亡,這種依附的宗教跟隨統治者一起消失。正如“每日頭條”所述:“景教雖然在各地建寺譯經,但其影響力主要還是在寺院和西域胡人之中,皈依景教的漢人數量很少。按史料記載,當時很多皈依景教的漢人大都是下層貧苦百姓,因受到景教的慈善接濟活動而皈依景教的,對景教並沒有很深的了解,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十分有限,不能給景教相應的支持。……景教對士大夫階層影響極為有限,並沒有成功地在士大夫階層中發展信徒。因此,很大程度上,景教的失敗要歸於這一點。”(注二)
耶穌會之扎根中國
明朝期間基督教第三次來華,這次以“絕對效忠天主教會和教皇,降服一切‘異端’”(注三)為宗旨的耶穌會,一些教士幾經波折從海路到達中國南方沿海地區。西班牙籍傳教士聖方濟 · 沙勿略曾經嘗試數次進入中國卻毫無建樹,一五五二年在廣東的上川島逝世。直到一五五七年明朝嘉靖帝准許葡萄牙商人租用澳門,傳教士也隨同進駐澳門,可是他們要求進入中國傳教的目的卻遭到朝廷的拒絕。直到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於一五八二年到達澳門,翌年與羅明堅獲准進入廣東肇慶。從這個時候開始,來自歐洲的傳教士紛紛來到澳門藉以進入中華大地。
中世紀期間澳門半島已成為基督教傳入中國的中轉站,澳門對基督教入華起着相當重要的橋樑作用。然而耶穌會能夠站穩在澳門,及成功進入中國也包含了以下幾個因素:
耶穌會因具嚴格及完善的教育系統與學習計劃,對傳教士的學識具嚴謹的考核,使耶穌會士憑着豐富的知識,對推動傳教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此其一。
在羅馬教廷和葡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主教領導的管理機構(主教府),以便更好地管轄各堂區或其他區域的工作,使之有系統及有效地推行傳教工作,此其二。
澳門主教府不僅致力建設教堂,還配合及協助政府的城市建設規劃,根據澳門前任主教林家駿編輯有關《二十世紀澳門教區》葡文書籍,其中記載“澳門葡政府行政當局在全社會和天主教會的支持下,不遺餘力地建設新城市,讓澳門可以自豪和自信地進入第三個千年”。同時“澳門教區接受了每三十年建造一座新教堂的挑戰”(注四)。從一八五○年在主教座堂遺址建設新的教堂(圖二),至一九九七年建造位於祐漢新村的聖若瑟勞工主保堂(圖三),一百四十七年之間建立了十一間教堂。此其三。
在社會上從事社工慈善,拯救貧困之外,最大的特色是興學,他們首先在歐洲興辦許多大學、高中,是現今世界最大的辦學團體之一(注五),這種情況在澳門比比皆是。此其四。
深度守護建設澳門
耶穌會士對澳門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如澳門土生漢學家、史學家及文學家高美士撰寫的《澳門史略誌識》中所說的一段話,“耶穌會教士們在澳門產生了很大影響,他們常常干預複雜的行政案件和嚴重的政治危機,在幾次非常危險的時刻挽救了澳門岌岌可危的存在,因為住在這裡的水手和商人幾乎全部都是沒有文化的人,這些人遇事徵求知識豐富善於思考的人的意見毫不奇怪”。(注六)
一六二二年澳門發生的葡荷戰役真箇反映高美士的說話,當時葡國軍隊在人數方面相對薄弱的情況下,卻獲得耶穌會士和澳門居民有力的協助,六月廿四日成功擊退荷蘭軍隊。維基百科在《葡荷澳門戰役》提到“六月廿四日一名耶穌會神父在當時仍在簡陋營房的大炮台上發炮,炮彈擊中荷軍軍火桶,荷軍大亂,澳門守兵乘機反攻,把荷軍擊敗。……由於天主教定六月廿四日為聖若翰洗者日,葡人戰勝荷蘭艦隊,被視為得到聖若翰洗者幫助的奇蹟,聖若翰洗者亦被視為澳門的主保聖人,在大炮台入口門楣上,亦刻有他的肖像作為紀念”(圖四)。經此役後,耶穌會士在澳門的地位更顯穩固。
從上述簡單的比較,可以初步了解基督教三次入華成敗的因素及其歷史狀況。除了受到當時局勢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不同教派實施不同的入華政策都會影響進入中國的步驟。從景教兩度入華均以失敗告終的事實,以及中世紀耶穌會可以在澳門穩步發展,並以澳門作為樞紐,耶穌會教士成功入華的事跡就可以證明這個說法。
(基督教首次入華的歷史 · 四 · 全文完)
圖、文:陳力志
注釋:
一、《比較元代景教與天主教傳播的異同》,宗亦耘,“世界宗教研究” 2011年05期,第131頁,第2段。宗亦耘博士為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副研究員。
二、《景教:最早傳入中國的基督教派》,“每日頭條”,2019年12月4日。原文所在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954ex55.html。
三、《耶穌會》,維基百科,目次:歷史,爭議。原文網址: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t/耶穌會。
四、“A Diocese De Macau : Durante os Anos de 1967 a 1997”《二十世紀澳門教區》,林家駿主教匯編,澳門主教府出版,2000年,第二版。
五、《耶穌會》,維基百科,原文網址: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t/耶穌會。
六、《澳門史略誌識》文化雜誌中文版第27、28期,1996年夏秋季,澳門文化司署,第5頁、第4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