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5月16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微泓集)吃的回歸

吃的回歸

香港疫中入不了戲院,只好看電視和上網睇劇,聊充耳目之娛。專挑吃的來看,因為一來不用花腦筋,二來現實中無條件出外找美食。對住熒幕,起碼可讓眼睛消受一番。

在網上看到兩個硬銷國民美食的日劇。粗略瀏覽一回,和我們推介麻婆豆腐與海南雞一樣,明顯是帶社會、歷史、商業、文學等輻射作用的飲食文化符碼,但沉悶多了。

有興趣,是因為兩劇都是獨腳戲,一人擔綱,難為兩個中年演員。難為他們的,是表演吃相。俊男美女尚且難“吃”得好看,何況演個為工作而四圍奔波的白領?如何陶醉於美食?不外閉眼/深呼吸/睜眼/用力咀嚼/搖頭讚嘆/狼吞虎嚥,口中塞滿食物的前提是最難可觀的。

兩劇介紹的,都只有一般商店與平民食譜,沒有飲食達人,也沒有豪華場面。相同的創作元素,是打工仔獨自出差在外,公務完成之後,找吃的對付飢腸。所以都是孤獨地一人在吃。情節鋪排十分刻板,不涉主角人生,沒有故事。不同的是,一人專在小鎮遇上理想小店,在店內獨自用餐;一人是趕路,回家時買了外賣和當地名產坐在火車上吃,但他有手機中家人朋友的聲氣遙遠撐場。前者商業味重,往往在最後由編劇亮相,為店家宣傳。後者社會感強,把旅遊和歷史附着在名產和小食上。都在為社會出一分力。

能留住像我這樣“悶”得的觀眾,不是他們的飯糰烤肉刺身或拉麵有多美味,而是劇本着力表現“雖一人卻不寂寞”的境界,明言“悠閒自得的獨處時光”是值得享受的。一天辛勞之後,如何享受人生?不必聚眾不必揮霍,好好吃一頓平民美食便是“幸福的時刻”。吃時,“變得從心所欲自由自在”、“濃郁的醬汁在舌尖起舞,充滿一股莫名的懷舊情懷”。吃罷,“有了力量,什麼也不怕了”。沒有任何枝節,吃的回歸這一筆,由文學悄悄填上。

吳淑鈿

2022-05-16 吳淑鈿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93105.html 1 (微泓集)吃的回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