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恨模糊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那麼大,有合得來,也有合不來的,是以有了愛和恨。我曾經非常憎恨某個人,恨得無法虛偽地和對方打招呼,恨得強迫身邊的朋友表明立場,恨得必需發奮圖強努力向上以證明自己比對方優秀。如今,這個人已不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了,我的恨意日漸淡泊,有時想不起來從前為何這麼恨——但我不後悔。愛與恨都是我真實的情緒和能量,只要沒有傷天害理,無需後悔。
年輕的學生們八卦,有時會嘗試打探我的過去。反正事過境遷,我便略說一二,他們聽完故事,卻明顯不投入。我反過來探聽他們的心事,沒有得到特別的回應。他們說,並非不想分享,而是生活波瀾不驚。他們沒有強烈的愛,也沒有強烈的恨。他們長期戴着耳機、盯着電話,相熟與否都不甚打招呼。曾經朝夕相對的朋友要各散東西了,他們連珍重再見也不說,自然也不把彼此的立場放在心上,更不會強迫對方表態。我想起抽象的水彩畫,一塊塊無邊界的顏料在白紙上重疊或離散,對比色也相似起來,看久了覺得底紙可能是灰色的,最後整幅畫曖昧朦朧,再也分不開誰是誰。那些學生們也一樣,他們的喜怒哀樂如此淡泊,愛與恨都模糊不堪。在他們內心深處,是不是覺得我的恨太無聊、太傷身呢?又或者,他們根本無法理解,我到底在恨甚麼,而恨又是甚麼。
我想起亦舒筆下的未來人,或是外星來客,通通都為了社會繁榮發展而發明出控制情緒的方法,他們不再為了爭意氣而絞盡腦汁,也不再為了博伊人一笑而做盡傻事。他們一心一意按着社會的規則向前走,習以為常地使用着科技和文明,潛意識相信未來必然更好,無需再思考自己有沒有其他想要的人事物。我看着這群年輕學生的面孔,不禁懷疑,“未來”是不是已經來了?
安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