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練取代練習
很多未進入劇場工作,對劇場藝術抱有很多幻想的朋友,總會以為在劇場看到的演出,是編劇想到做些什麼題材或導演想做些什麼美學探索,然後很多志同道合的人熱血地朝着同一方向奮進……這種童話,當你成為一個“職業”表演者後,便會看見另一些版本。大多數情況下,資助決定一個製作的模式,製作決定美學與內容,要在表演這一行生存,往往只能密食當三番,你拒絕了一檔演出,心裡又怕下一檔人家就不找你,表演者在這方面常常處於被動狀態。
我們知道藝術的能力,是天分加技術加修養——雖然在外行領導內行的現實中,常常用學歷去衡量一個人的藝術才能,這個先不談好了。做藝術工作的,包括表演,天分(包括形貌)常常被高度重視,尤其在製作主導的文化環境下,技藝、修養常常在忙忙碌碌的演出檔期中投閒置散,跟單一演出項目無關的表演訓練(或者就日常練習),一直不受澳門戲劇演員所重視。
打個比喻,運動員會不會只有參加比賽時才練習?練習跑步就只是為了準備賽跑或田徑比賽?當你問一個演員平常的練習是什麼?我想大多數都是“排練”,對了,就是將每個演出的排練過程“當作”練習,先不說這樣對有限的製作、排練進度的影響,且先從美學層面來看。比起其他地區,澳門劇種不夠多元,對表演美學的要求相對不那麼高。當“排練”取代“練習”,也就可以想像,基本功訓練的時數有限,而且因為劇種不多,所以都趨向同質化。
尤金諾 · 巴巴在《劇場人類學辭典——表演者的秘藝》一書中提出“練習很像演員隨身攜帶的護身符,不是要炫耀給別人看,而是從中得到某種能量,慢慢發展出第二本能的某種神經系統”。並一再強調“練習”與演出無關,它面對的是演員自己,而不是針對觀眾。
(訓練碎碎念 · 三)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