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4月30日
第C05版:祝君健康
澳門虛擬圖書館

注射疫苗後養生保健

注射疫苗是防疫最有效方法

舌苔黃膩及有蕁麻疹是“濕熱 ”的徵狀

不少人 已打了第二 針甚至第 三針

老黃瓜赤小豆祛濕湯

淮山祛濕健脾湯

注射疫苗後養生保健

清明節後,內地疫情反彈,香港疫情緩和,而澳門仍然保持穩定狀態。現時不少居民已經接種完第二針甚至第三針新冠疫苗,不少長者及幼童亦開始接種首劑疫苗。除新冠疫苗外,還包括流感疫苗,各種小朋友成長階段需要接種的疫苗等,到底在中醫傳統角度,注射疫苗後身體會產生甚麼體質上的變化,我們又應該通過甚麼方法做一些打疫苗後的養生保健呢?下面和大家分析一下。

傳統中醫非常注重舌診,舌象能解析身體狀況,我們亞洲人最正常健康的舌象應是淡紅色,舌苔薄白津潤有適度光澤。所謂舌爲心之苗,舌診是中醫臨床辨證中重要的一環,舌苔與舌頭的變化往往反映身體臟腑的健康狀況。通過臨床上的觀察,不少居民在注射疫苗後,舌苔普遍呈現增厚的現象,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濕熱。而且,在港澳地區,濕重於熱更為常見。

到底甚麼是濕熱呢?根據中醫理念濕熱屬於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熱)中的兩邪。濕熱症,是指濕熱蘊結體內,臟腑經絡運行受阻,可見全身濕熱徵狀的病理變化,亦有可能同時伴有脾虛的徵狀。所謂濕,可以理解為水濕,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別。外濕屬於外邪,稱為濕邪,多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常年居住在潮濕之地,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所致,而水又有趨向下的特點,其致病具有重濁、黏滯、趨下特性。而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可能是一些代謝產物滯留在身體,而無論接種何種疫苗,都含有一些滅活或減弱的病毒或細菌,之後會發生一定的免疫反應,幫助身體建立保護屏障,某些人在過程中就會出現內濕的表現。另外,熱也是一種邪氣,致病具有炎熱升騰等特性,稱為火熱之邪。熱也可以因機體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稱內熱。另一方面火熱之外邪侵犯人體可導致熱症,有些居民注射疫苗後發燒,也屬於熱的反應。濕熱症的常見臨床表現為:發熱,身熱不揚,頭痛而重,身重而痛,疲倦乏力,嗜睡,口苦,胸悶,尿黃而短,大便時溏,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濡數。濕熱流注關節就稱為濕熱痹症,侵犯臟腑時,可出現脾胃濕熱、肝膽濕熱、膀胱濕熱、腸道濕熱,而侵犯皮膚可導致蕁麻疹皮炎等症。所以很多人注射疫苗後,就可能產生上述各種各樣的反應。

目前,防疫仍然是社會首要事務,注射疫苗刻不容緩,而針對注射疫苗後的濕熱問題,日常保健方面應該以祛濕健脾清熱為主,以下有幾個湯方,可供大家參考。

第一針疫苗注射後湯方——老黃瓜赤小豆祛濕湯

材料:老黃瓜一大個(洗淨連皮)、赤小豆六十克、炒白扁豆六十克、西施骨五百克、椰棗兩粒,陳皮一瓣。

做法:西施骨先汆水,老黃瓜連皮洗淨切塊,其餘材料洗淨後一併慢火煲一個半小時。

功效:老黃瓜性涼味甘,有清熱、利水、解毒的功效。配合赤小豆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炒白扁豆健脾化濕,止瀉消暑。第一針疫苗注射後通常反應較大,濕熱反應較重,所以需要同時兼顧祛濕和清熱。

第二針疫苗注射後湯方——淮山祛濕健脾湯

材料:乾淮山三十克,茨實十克,熟薏米二十克,炒白扁豆二十克,北芪十五克,排骨四百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以去除硫磺,排骨洗凈斬件汆水,茨實、熟薏米、北芪用清水洗凈,然後將全部材料放進湯煲內,中火煲一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醒胃、祛濕抗疲勞,對於脾虛濕重、精神不振者尤宜。在疫苗品牌不轉換的情況下,第二針疫苗注射後,身體反應相應減輕,此時一般濕重熱輕,湯水也以祛濕補氣為主。

第三針疫苗注射後湯方——五指毛桃赤蓮子土茯苓瘦肉湯

材料:五指毛桃八十克,土茯苓一百克,赤蓮子二十克,瘦肉五百克,南北杏各三克,陳皮一瓣,鹽少許。

做法:五指毛桃和土茯苓洗凈後浸泡片刻;瘦肉洗凈切成塊,汆水撈起備用;用湯煲煮水,沸開後加入所有食材,武火煮十分鐘再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祛濕,益氣健脾。第三劑疫苗注射後,多數人基本已經沒有甚麼不良反應,偶有居民覺得失眠夢多,咳嗽有痰的徵狀。五指毛桃健脾祛濕,土茯苓祛濕抗病毒,赤蓮子強心安神,杏仁陳皮理氣止咳化痰,為身體打下更好的免疫力基礎。

溫馨提示:以上三個湯水僅供參考,素食者也可以用腰果栗子替代豬骨及豬肉。日常蔬菜方面建議可食蓮藕、西蘭花、西洋菜、油麥菜、馬蹄等,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及電解質。

楊大瑋

2022-04-30 楊大瑋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89831.html 1 注射疫苗後養生保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