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報平安
“手拈一管筆,到處不求人。”這句話太古老了,已不合時宜。相傳我國的筆由秦將蒙恬所製。或說他曾改良毛筆,兔毫竹管之筆即為其所造,所以“筆”字從“竹”。不過今天的筆並不是竹所製,隨身攜帶的以金屬塑料合成的居多,甚至手指、木棒都可當筆書寫。我的朋友之中,不乏執筆之輩,他們“手拈一枝筆,到處去求人”,很長時間沒有工作。原來他們那枝是鐵筆,職業是拆卸工人。
筆字的結構是竹頭一個“聿”字。其實“聿”字本身就是筆。《說文》:“聿,所以書之器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秦之稱“聿”為“筆”,大概因為蒙恬把“聿”加了兔毫,裝上竹管故也。
竹與草兩個字、兩種東西,或兩個作為部首,本來是楚河漢界十分清楚,不過常有混換使用,尤以書法家為甚。我曾見過有以“茟”作“筆”的,其實兩字音義俱異,就像“管”與“菅”也。筆字表過,毋庸再贅,而茟字也該說一說。
《玉篇》:“茟,古芛字。”芛,是初生的草木花。一說為花開貌,總之“茟”就不是“筆”。也有說“茟”讀其本音“聿”。黃錫凌《粵音韻彙》:“聿,音鶻。”《漢語大字典》謂茟即灰藋,灰菜,一年生草木,嫩葉可食。
若再問我:“竹、草之別如?”我該“答”你,答字是竹字頭,有謂“竹報平安”。一個“報”字即“答”也。而竹葉似“个”字,風吹搖動如點頭,亦答也。如果說“我荅你”,這就荅了等於沒答。原因是“荅”、“答”無關。《說文》:“荅,小尗也。”《晉書律曆志九章算術》:“菽荅麻麥一斛,積二千四百三十寸。”那麼“荅”即小豆。後人以“荅”作“答”,乃習非勝是而已。
符、苻兩字也是竹草分明,古代調遣兵將的憑證為符,出入關口的憑證也稱符節。道士用來驅鬼的也是符,如今把姓符的改作“苻”。苻即鬼目草,亦即白英,可清熱解毒。苻與莩通,是蘆葦桿內的白膜。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