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4月28日
第B16版:演藝
澳門虛擬圖書館

創科前衛

廖俠懷的甘地造型

創科前衛

——荒誕粵劇《甘地會西施》

廖妙薇

現代劇場流行跨媒體,科技進駐舞台,由普及的LCD到高端的VR、AR,技法層出不窮,AV界不少人致力尋找創科與藝術的交匯點,試圖打開兩者相通的門徑。

舞台藝術大師以燈光、影像、音響營造千變萬化的虛擬世界,常給觀眾意想不到驚喜和享受。這條開拓之路,進念二十面體的實驗劇場探索了四十年,創新科技近年長足進步,為視覺藝術引進大量元素,增強了場景裝置的功能,大大提升表演舞台的魅力。榮念曾的《驚夢二三事》,胡恩威的《心經即是巴哈》,開宗明義就是利用科技手法來表現藝術創作,過去印象中的實驗劇場虛幻莫測令人費解,今天從科技出發的年輕人,又是否有所領略呢?欲得答案,進念還須繼續實驗下去。

由實驗劇場說到實驗粵劇,在過去一世紀的粵劇發展歷程中,粵劇舞台由山村鄉野搬上都會戲院,當中也有不斷的實驗和創新,除了演員自己鑽研的獨門絕技:金雞獨立、踩沙煲、吊辮、口技、坐車、推車……許多破天荒的舉措,如裝上電燈泡的戲服,暗藏機關的舞台裝置,在科技落後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這些創新的產物,都是粵劇人尋找新出路的印證。

隨着時代腳步,推陳出新,許多舊時粵劇失傳,不合時宜的劇本被淘汰,然而那些年代的創新之作,是否都變得毫無價值呢?

粵劇名丑廖俠懷編演的《甘地會西施》(原名《夢會西施》),印度聖雄甘地與中國古代美人西施相會,一個浪漫奇想被搬上舞台,這部別具一格的荒誕粵劇,四十年代上演,瘋狂賣座。

劇情以甘地絕食爭取印度獨立、擺脫殖民統治開場,夢中西施來相會,以自己獻身吳王助越復國的經歷,勸勉甘地堅持理想,由是展開劇情。

甘地問:“你已死去二千餘年,何以今日得見?”西施回答:“因為精神不死。”

古今興亡同一淚,民族大義,精神不死,就是全劇的主題。當其時中國官僚貪污腐敗,淪落猶如殖民地,劇情對此多加諷刺,於是引起社會共鳴。該劇在廣州公演連滿半年,並吸引不少文化教育界人士特意來觀賞,稱讚此劇的時代意義。

當年的奇幻舞台是怎樣處理的呢?據粵劇文獻記載,配景是由中國一流導演和舞台裝置大師張雪峰設計的,其作品堪稱“奪天地造化之功”。例如第一場,甘地舉行宗教禮拜儀式、清淨肅穆的印度東方色彩殿堂,天幕彩雲飄飛,天邊落日由高而下,由小而大,彩雲徐徐變色。第二場,一個銀海孤松疊石行雲的神仙境界,兩隻仙鶴(經訓練的真禽)橫空飛過,天邊彩虹橫貫半空,西施蓮步姍姍而出,腳下波濤湧動,水色悠悠。第三場是浸在水裏的海底玻璃龍宮巨景,台中央放一水晶球,甘地探頭一望,他的頭臉馬上放大十倍……這樣的舞台裝置,豈只五光十色,琳琅滿目,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奇觀。

天上人間的接軌,古時庭院與現代宮闕的幻化,夢境中的靈異虛擬,水晶宮的碧波流淌,時空交錯的超現實場景,以今天的科技說,完全是輕而易舉可以造就的,效果肯定比當年更浪漫更精彩。

這醞釀百年的前衛創科思維,現代版的《甘地會西施》不再是荒誕粵劇,科技與藝術結合,化腐朽為神奇,劇本改編為“科幻粵劇”未嘗不可。關鍵是,今天誰來當這個前衛角色?

2022-04-28 廖妙薇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89400.html 1 創科前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