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的差異
最近看歐洲足球賽,觀眾席上的球迷已經沒有再戴口罩了,彷彿新冠疫情早已消失,但實際上在過去十天,德國平均每天還有七萬八千多人感染,法國也有七萬三千多人感染。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口罩是防疫的第一關,專家經常提的防疫措施就是戴口罩和保持距離。戴口罩雖是舉手之勞,但就是這個小小的舉措,歐美社會為此而引發多場示威抗議活動,看到這些視頻,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內地與澳門染病率雖然較低,但大家仍很重視戴口罩,這就是東西方文化不同的地方。文化傳統是根深柢固的東西,這裡沒有對或錯的標準。譬如我們看到伊斯蘭教的女子,大熱天時將全身包裹得只剩下一雙眼睛,覺得不可思議,原因就是我們身邊有太多同自己一樣價值觀的人,才覺得她們的裝束與眾不同。換個地方,我們到中東任何一個國家,女子全身包裹起來的穿戴再正常不過了,在她們的眼中,可能我們的穿戴才是奇奇怪怪的。所以,你可以將別人的血液全部換掉,卻很難令一個人抛棄從小形成的傳統價值觀。
清末民初的大學者王國維,一九二七年他自沉於北京昆明湖。自殺的理由撲朔迷離,有指他難以接受沒有皇帝的社會,他的好友、也是國學大師的陳寅恪也認為他是對清朝滅亡的絕望。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除了要剪辮子外,文化上還要興辦新學及廢除科舉,對千多年的價值來個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現實,特別是對一些希望通過科舉揚名立萬的士子,無乃是斷了他們的米路。
所以,看到那些老外對戴口罩的抗拒,無需不快,因為在他們的心裡,可能認為那是一種難以接受的束縛,但中國人卻認為那是為自己、為社會應盡的義務。
公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