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凡中先生其人
凡中先生研究成果的一個重要呈現,即在其細緻入微的戲劇評點上。這種評點充滿辯證智慧,而這種智慧不僅表現在他對傳統戲曲的深刻理解上,也表現在對現代戲劇的傾心關注上。其評點兼及舞台表演和劇本寫作,在角色品評、技術分析方面,隨處可見其行家裡手的老道。尤其對戲劇形式的評點,總是從專門性的程式出發,顯示出極高的藝術修養,卻又不拘於行當家數,對藝術創新十分敏感。試看——
說“字正腔圓”:字正,不僅要求字音準確,而且要求語音優美;腔圓,是行腔美,是“字”的延長,情感的延長。二者須緊密結合,才能實現“語言音樂化”和“音樂語言化”。
說“表演自然”:這是一種演員進入角色之後,角色的自然而然,而不是生活的自然。所謂“表演”,不是表演演員自己,而是讓“角色”自行呈現。
說“武打”:這是武生演員塑造人物的重要條件,而非與人物無關的程式化套路。正確的武打觀高於流俗之處,即在於強調武打與人物形象塑造的關係。
說“戲曲”:戲曲表現悲傷,不能在舞台上“嚎啕大哭”,它的辦法是“長歌當哭”,用大段“唱”來展現之。
說“探索戲劇”:一個突出的特點是把對立體系——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與布萊希特體系中的諸多對立因素綜合運用,產生新的舞台語彙。這是在開放的觀念指導下,突破舊的思維模式,尋求話劇藝術發展,拓展藝術視野的一種戲劇潮流。
……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有實在的戲劇知識和經驗,又有獨到的審美眼光和品味,三言兩語便切中肯綮,以一種緊接地氣的民間書寫,於宏大理論表述之外拓出一片戲劇批評的新天地。這種千把字的短小精悍的評析方式,不僅成就了澳門第一部戲劇評論集《澳門戲劇過眼錄》,而且成為後來澳門戲劇批評的主體模式。
當我們討論凡中先生戲劇研究的創獲時,尤其不能忘卻了他的《崑曲摭談》。這是因為它不僅是一部研究中國傳統戲曲的力作,而且是作為一個澳門人為守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做的實在貢獻。這一研究成果,是作者以四年之心力在《澳門日報》專欄文章的集成。自二○○一年十月至二○○五年十二月,每周刊出兩篇迄未間斷,連篇累牘,竟達四百餘篇之數,後由河南人民出版社輯為《崑曲舊事》和《勾欄瓦舍》出版,引起業界高度重視,被譽為“崑曲研究領域裡,史無前例的創舉”(吳新雷語)。
“摭談”,就是將“對象”一個個或一件件撿拾起來“寫”。凡中先生謙遜地說這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又說自己“有三說三,有四說四”。前兩句話讓我聽見了一種隨意命筆、信馬由韁的自由精神,後兩句話則讓我看到了一種實事求是、不逾規範的認真態度。自由自在而又有規有矩,這正是凡中先生的“書寫秉性”。唯其如此,《崑曲摭談》便成為一部“矩中創造”,誠可謂敍述、論議、評騭同框,講史、說戲、賞藝兼功,單篇獨立自得而不散漫游離,諸篇連綴起來,就成為崑曲藝術整體的多維度聚焦,舉凡崑曲之淵源、流變、發展、故實、風格、流派、代表人物、經典劇目及藝術特徵等等,均在觀照之中矣。凡中先生曾感嘆於保護、保存和振興崑曲之“頗為棘手”,而“首先遇到的便是許多朋友對崑曲很陌生甚至毫無所知”。他因此激奮並由此切入,以一篇篇千言短制化雅為俗,於深入淺出考釋和解讀中,拉近了“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之間的距離,讓至高至雅的崑曲一步一步親近普羅大眾,其傳承古典文化的苦志匠心,誠可欽佩也。
這就是穆凡中先生。他的人和他的文,總透着一種特立獨行的自由意志和精神,自在、自適、自然、自若,又自命、自得、自勵、自強。儘管“文如其人”不一定正確,他卻可能是一個例外。
(二之二)
李觀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