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
前陣子看到網上有人討論在畢業論文的致謝部分中該不該感謝男、女朋友。支持者說當然要寫,因為在寫論文的過程中對方確實給了很多情感上的支持。而反對者則說,論文會被公開發佈,任何人都能查閱。一旦以後分手了,這篇致謝也無法刪除,所有人都能看到你與前任的經歷,這段尷尬永遠都會被人傳閱。
其實不僅是論文的致謝,我們平日在網上發佈的所有信息,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尤其是在社交平台上發佈的帖文。我們面對面分享信息時,會信任自己的信息接收者。但當信息在網絡上公開時,就可能被陌生人儲存及運用。
從我們選擇把自己的照片或動態發到網上的那一刻起,任意一個讀到信息的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隨時隨地向其他人透露或轉發。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你發的某一條狀態,會被人斷章取義,成為別人詆譭你的談資。過往發生過的網絡人肉案例,已經是一個教訓。
《刪除:大數據取捨之道》一書中說,在數字時代中,我們失去了“被遺忘的權利”。我們留在網絡上的電子足跡,都有可能在某一天對自己造成傷害。
除了活生生的人之外,傷害我們的可能還有算法。我們在公開自己的信息時,並沒有真正意識到我們正在“公開”自己。我們不斷地向網絡工具分享我們的個人資料、偏好以及價值觀。比起我們的朋友,Google、Facebook可能更了解我們。
但這卻帶來資料被泄露、被非法使用的危機。紀錄片《個資風暴》講述了二○一八年的Facebook與劍橋分析公司的數據醜聞,片中有一句,“這指向更大、更令人擔憂的故事,就是我們的個人數據,在以我們不理解的方式,被用來針對我們自身”。
無可否認網絡是個好工具,但在使用中如何趨利避害,就要看我們自己了。
木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