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逾四億年前的真盔甲魚類
中國發現“碩大西屯魚”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團隊最新在雲南曲靖研究發現真盔甲魚類一個新屬種化石,年代為四點一億年前,命名為“碩大西屯魚”。這一“古魚王國”的“新丁”目前共採集到五件化石標本,是曲靖西屯脊椎動物群的主要產出層位中首次發現的真盔甲魚類化石記錄,相關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在專業學術期刊《古脊椎動物學報》在線發表。
素有“古魚王國”和“四億年前人類遠祖發源地”之稱的雲南曲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早泥盆世(距今約四點一九億年至四點○七億年)脊椎動物化石寶庫之一,也是古脊椎動物特別是古魚類學家開展野外科考、發現並研究化石的“聖地”。
化石是如何發現?
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與中科院古脊椎所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孫浩然介紹說,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科學家在曲靖早泥盆世地層當中已發現種類繁多、數量豐富的魚類化石,包括多鰓魚、雲南魚、楊氏魚、斑鱗魚、無孔魚等西屯脊椎動物群典型代表,但該動物群的化石主要產出層位中,此前尚未發現盔甲魚類的重要類群真盔甲魚類。
近年來,中科院古脊椎所早期脊椎動物演化研究團隊持續在曲靖西屯組中開展魚化石的野外發掘工作,採獲大量豐富的古魚類化石材料,其中五件盔甲魚類標本具有典型的真盔甲魚科特徵,無疑應歸屬於真盔甲魚目真盔甲魚科,但其具有大而厚的頭甲以及更原始的感覺管系統等特徵明顯區別於其他真盔甲魚類,應為真盔甲魚類一新屬種。
研究團隊將這個新屬種命名為“碩大西屯魚”,屬名指示其發現於曲靖西屯村附近的西屯組,種名則源自其具有較大的頭甲。
孫浩然稱,研究團隊在前人對盔甲魚類進行系統發育關係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對碩大西屯魚一些特徵的新認識,構建出一個包括新增三個新特徵共六十六個特徵的新矩陣。最新系統發育分析結果表明:碩大西屯魚屬與盾魚屬和真盔甲魚屬共同組成一個單系類群——真盔甲魚科支系,並且三者之間碩大西屯魚與盾魚的親緣關係更為密切。
釐清關係豐富認知
研究團隊本次碩大西屯魚化石的發現研究,對於深入認識真盔甲魚科的形態學特徵、理清真盔甲魚目的系統發育關係、探討盔甲魚亞綱的輻射演化以及豐富西屯脊椎動物群的魚類多樣性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
他強調,碩大西屯魚是真盔甲魚類在曲靖西屯組中的首次發現,相關研究不僅填補“古魚王國”真盔甲魚類在早泥盆世的有關地質空白、豐富了西屯脊椎動物群的魚類多樣性,且幫助學界進一步釐清真盔甲魚類各類群之間的系統發育關係、豐富了對於盔甲魚亞綱在早泥盆世輻射演化的認知,同時也為探討盔甲魚類中感覺管系統的演化提供關鍵化石證據,並為後續進一步開展魚類演化研究奠定重要基礎。
(北京十八日電)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