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歷史的歸歷史 政治的歸政治?
在法國以外,拿破崙不過是歷史教科書上的著名人物。然而在他曾叱吒風雲的那片土地之上,拿破崙這個名字,即使經歷了二百年的歲月沉澱,從官方到民間,法國人對他的看法,依舊南轅北轍,水火不容。
歷史人物政治化
去年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逝世二百周年。五月初,法國總統馬克龍盛大紀念,規模之大,乃近半世紀以來罕見。馬克龍在紀念儀式上發表演說,強調法國人要熱愛知識和歷史,並意有所指地申明,對企圖抹去歷史的勢力,法國永不屈服。
是的,要在法國歷史上刪除拿破崙,倒不如先拆下“礙眼”的凱旋門。馬克龍高調紀念拿破崙,還發出了弦外之音,自然有其遠近之因。二○○五年,法國紀念奧斯特利茨戰役二百周年。歷史學者普遍認為,在拿破崙發動的多場戰爭中,這場戰役充分展現他的軍事天才,亦是他成為歐洲霸主的關鍵一戰。時隔兩個世紀,法國社會愈趨多元,拿破崙的輝煌戰績,並非每名法國公民都懂得“欣賞”。十六年前的官方紀念活動,已故前總統希拉克和前總理德維爾潘便選擇雙雙缺席。值得一提的是,德維爾潘本身也是一名研究拿破崙的歷史學者,對於這位爭議性歷史人物,想必會有一番見解。
翻閱昔日舊聞,法國政府未有解釋原因,只說兩人從未打算過要躬逢其盛,但從同期的時事觀察,或許可略見端倪:當時在歐洲因吸納大量中東地區的移民,社會就國家身份認同的議題展開激烈辯論;而在法國本土,一些少數族裔聚居的地區,亦接連爆發暴力衝突。而不少法國海外領土(一部分繼承至十七世紀的法蘭西殖民帝國),當地民間團體對官方以高調紀念奧斯特利茨戰役為名、歌頌拿破崙豐功偉績為實的做法表達強烈不滿,譴責他曾經在殖民地展開種族清洗。
將拿破崙當作政治資本提款機
歷史這回事,若純粹在學術範圍討論,當然相安無事,但當主角是拿破崙,如何以現代眼光評定歷史人物,然後再據為己用,變相成為法國今年大選前的熱身賽。在法國左派眼中,拿破崙是激進的好戰分子,稱帝後恢復法國殖民地的奴隸貿易。在他的統治下,殖民地接連出現種族清洗,女性權利亦節節敗退。那邊廂,法國右派將拿破崙奉為國家英雄。代表極右勢力的國民聯盟領袖瑪麗蓮勒龐直截了當,認為拿破崙是法國歷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頁,質疑法國人要求慶祝他的誕辰,到底有何不妥。
四年前靠自由派選民上台,馬克龍如今敢冒左派之大不韙,高調紀念拿破崙,自有其一套如意算盤,然而是否打得響,則有待觀察。就個人的政治抱負而言,作為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馬克龍上台後一直有恢復法國昔日光輝的雄心,心理上想向拿破崙看齊,便顯得順理成章。他出身投資銀行,是典型的自由派,但管治作風卻相當強勢,上任後宣佈調高燃油稅,亦反對恢復徵收俗稱“富人稅”的物業稅,而上調燃油稅的決定,更觸發“黃背心”運動。馬克龍站穩立場,甚至鐵腕對付示威者,不時被諷刺專制獨裁如拿破崙大帝。雄心壯志的他,亦不甘法國停留在歐洲中等國家的水平,在外交舞台上動作連連,一時倡議歐洲建軍,同時希望加速歐洲一體化。對於前法國殖民地的事務,馬克龍同樣上心。前年八月,黎巴嫩的貝魯特港發生大爆炸,馬克龍便親自前往當地探望災民,就連在印太地區,法國亦派遣海軍到南海巡邏,意欲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凡此種種,足以顯示馬克龍有意提升法國的國際影響力,甚至爭逐與拿破崙比肩的歷史地位。
保持過去與現在的歷史對話
馬克龍高調憑弔拿破崙,就算面對國內左派輿論圍剿亦在所不惜,目標其實是爭奪國內右派的支持。對於拿破崙千秋功過之評說,馬克龍強調必須平衡,聲稱今次誕辰活動,是紀念而非慶祝。但面對極右國民聯盟領袖勒龐來勢洶洶,馬克龍想順利連任,選擇借拿破崙“過橋”,力求爭取國內民族主義者支持,但法國右派勢力並不賣帳。例如去年四月底,法國有過千名軍人聯署公開信,嚴厲斥責馬克龍打擊國內伊斯蘭極端組織不力。此信一出,舉國嘩然。法國國防部長帕爾利嚴厲譴責軍人上書,在民調中一度跟馬克龍不相上下的瑪麗勒龐看準機會,高調支持軍人“愛國”之舉,提早為今年法國大選拉開戰幔。
當歷史淪為左右政爭工具,各自對歷史人物非黑即白的政治論述,自然流於片面之詞。撇開個人喜惡,拿破崙對法國甚至現代西方世界,無疑影響深遠,對其人其事的正反意見,西方學術界亦早有大量研究。法國政客在一個複雜的歷史人物身上,或多或少各取所需,最後或為自己臉上貼金,或爭取更多政治話語權、從而累積自己的政治資本,箇中原因,不一而足,對推動歷史研究,當然無甚助益。
先撇除馬克龍紀念拿破崙的政治動機不論,他在活動上的演辭內容,對那些習慣於將歷史黑白二分、極力提倡去殖民化的半桶水學者來說,或許有點礙耳。例如馬克龍反對以現代的法律和社會規範,評判拿破崙一生功過。法國人有必要以智慧,避開時空錯置的歷史研判,因為這類非黑即白的立場,總是以當代辯論的重量加諸在過去之上而草草收場。對拿破崙統治下的一切作為,馬克龍認為毋須美化,亦毋須醜化,不過他提醒法國人,法國之所以成為當今的法國,跟拿破崙的貢獻,仍然息息相關,法國必須跟過去的歷史保持聯繫,否則國家只會漸行漸遠。
杜然(文化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