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樹
田中泓
上期文章提及,移植一株樹木,尤其是百年古樹,技術非常困難。為甚麼呢?
社會上有意見認為,該十株古樹可以採用平移的方法來解決。許多人以為,遷移樹木就像遷移建築物一樣簡單,既然古建築都能夠平移(即是在原位置向鄰近地塊水平地移位),古樹不也是可以照樣進行?
實際上,就算以現今的技術,遷移古樹比古建築要困難許多。
眾所皆知,古樹與古建築的本質分別,前者是生物,是有生命的。
古建築物的遷移,只需要臨時加固,將其從連接土地的原有地基分離,再將整座建築物放置在可移動的設施,移動後再將建築物放在新的地基上,如果施工期間有構件開裂,之後都有方法維修,甚至部分重建。最重要的是,建築物是器物。
然而,樹木就不同了,樹木是有生命的!
樹木的根部,如果是百年古樹,其生長範圍可以達三十或四十米。一般來說,移植樹木的工作,根部範圍取樹木的樹冠範圍(即是樹枝生長的最大範圍),即使如此,樹木九成的根都在這工作中受損。樹根受損,一方面影響樹木吸收水份及營養,另一方面,受損的根部很易受細菌入侵,增加樹木的染病機會。
為了運輸及減少水份流失,移植樹木之前都要對樹枝進行大規模修剪,樹木經過枝葉及根部的大損傷後,移植到新地方能夠繼續生長的機會,視乎樹齡及其本身的健康狀況,愈強壯愈年輕的,存活率愈高。
現在的問題是,十株古樹都有百年歷史,為這些老樹造這樣的“大手術”,無疑間接殺害它們。因為,不論是平移或遷移,都要對古樹進行上述的工作,根部和枝葉都會受到嚴重傷害。
其實,有關地段的規劃仍有機會改變,新的道路不一定要通過古樹的地塊。
我們看看西墳馬路俗稱藍屋仔的社工局大樓(見圖)、氹仔龍環葡韻的公共泳池,原本的大樹都被保留,建築物環抱着大樹而建造,樹木與人造物和諧共存。
我們的城市規劃,能不能想到更加可持續發展的方案?值得社會探討。 (下)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