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 情 · 味
又怎可能呢?媽媽做的蘿蔔糕沒貼上星級廚神的寶號,她的廚藝怎會及得上電視節目的大廚?家中蘿蔔糕的用料也不算上乘,從沒有用日本蘿蔔、意大利風乾火腿,沒加牛肝菌、三十年陳皮等貴價食材,但印象中,它依然足料好吃,味道樸實。
我常懷疑這是我們不理智,把過多情感注入記憶中。但扣除了感情分數,坊間這些一撕開招紙便能翻熱即吃的蘿蔔糕,味道到底不及媽媽的出品。左思右想,會不會是過去我們能看到整個生產過程(甚至親力親為幫手做),見證過一整盤蘿蔔糕的誕生,從而勾起了食慾?
【摘自:〈媽媽的蘿蔔糕最好食 —— 見到製作過程先重要〉,呂嘉俊,CUP MEDIA,二○二二年一月二十四日】
早前跟朋友說起,舊式食店的出品之所以教人難以忘懷,在於當中那濃厚的人情味。但問題是:究竟甚麼是人情味呢?
有人覺得,人情味就是老伙計與熟客之間的相處和互動;也有人認為,人情味就是這些老牌食店才會用上的烹調手法,當然,店內的環境、佈置等,都可能是原因。但我卻覺得,人情味雖然難以定義,但說穿了,其實不就是人、情和味的結合嗎——必須要有那群願意用心相待的人,以及彼此之間的情感和記憶,才有可能生成那獨一無二的味道。換言之,單單把餐廳的外殻、菜式等一一保留,但人不在、情感掏空了,一切都會變質,變得不再一樣。
評定美食的標準有很多,但有些味道卻不能輕易被評價,原因不在於它特別美味,而在於它當中所包含的元素,根本不在評分表的細項之上。這亦是為何我們總認為家裏的味道不可能輕易被餐廳出品所複製,因為這當中最重要的調味料,叫情感。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