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永福圍水井談起
唐 嘉
附圖為早年在永福圍(永慶圍)拍攝的照片,令人想起早年永福圍居民生活和居住環境,圖片表現的是由大三巴街進入永慶圍的情景。一口小小水井,旁邊雜物堆放,午後陽光照射下,井口“打水”的居民消失,顯得有點蒼凉。這可能因當年使用井水的居民日漸減少,原因是政府勸喻居民不可飲用井水,並且有意封閉水井。因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本澳下水道仍未採用密封的水渠,地下水尤其井水容易受到污染,故禁止居民飲用。上述地點水井形同虛設,且水井位置設立在公共走廊空間,現場乏人清理,顯得環境雜亂。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本澳未有自來水時,往昔居民飲用淡水,井水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依靠,或到對岸灣仔銀坑山泉取水應用。當年永福圍水井位置,吸引附近居民前往“打水”食用,也反映他們當年的生活實況。如今水井位置填平,不留痕跡,永福圍建築物也被列入文物保護名單中,環境情况得到逐步改善。
筆者猶記得當年新橋凉水街的方形井口,由於有很多居民前往“打水”,以致井水幾乎見底,有居民使用火水罐改裝成如“垃圾剷”形工具,放下井中滲水,既要有耐性,亦苦中作樂地裝滿井水回家;也有一些住宅附設有水井,他們也大有感觸回顧,井水有“冬暖夏涼”的特點,適合稍凉天氣時使用,可減少燃料費用開支。當年一些屋宇門牌裝設有黑底白字的“P井”識別,表示該戶人家設有水井,一旦發生火警,可到該戶取水應急。
日前到訪三巴門茨林圍,發現上述地點有一口據說是全澳直徑最大的井口已被封閉,昔日圍內居民生活實况已不復見。事實上,隨着一些私人或公眾水井被封閉之後,昔日“打取”井水的生活痕跡已不復見,甚至因應水井取名的地方名稱已經消失或忘記,如水坑尾的“大井頭”、新橋區的“鯉魚井”,以及關前街人和里前的水井。當年的生活情景,我們只能在網絡上得以窺見。目前該區的變化,真不敢相信眼前景况和網絡圖片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