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有效高教評估 防止憾事發生
近年來,海峽兩岸高等校院不時傳出教師與研究人員,疑似論文發表壓力過大與職稱評比升遷困難,而發生各種輕生尋短、學術詐欺,甚至暴力犯罪等不幸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嘩然。為什麼這群長期鑽研學術研究與作育高等教育人才的社會精英,竟然也會出現這些有違社會期待的行為?甚至少數必須以結束寶貴性命,來凸顯工作中的問題?
自一九九○年代中期以來,兩岸高等教育擴張的結果,如何維持高教的品質,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隨着二○○三年上海交通大學開始公佈“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以論文引用率、教授與畢業校友諾貝爾獎與菲爾茲獎得主數目、“自然”與“科學”等期刊論文數目、SCI(科學引文索引)和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論文數目等學術發表數據作為各大學排名依據。隔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與QS公司開始合作,推出世界大學排名之後,各國大學進入了一個全球性的排行競賽。在追求世界一流大學的全球化標準下,各國大學學術的評估指標逐漸被窄化成:學科領域被引用的次數、科學及自然期刊中發表的文章比例,與在SSCI、SCI、 AHCI(藝術與人文學科引文索引)等資料庫所蒐集的文章數量。因此,海峽兩岸分別出台一系列追求學術卓越,與建立世界一流大學等政策,都十分重視各大學教師在上述國際期刊刊載與被引用次數,作為評估標準,一方面促成兩岸各種高教評估、國家或地方課題申請、各種榮譽講座、傑出教授獎、各類彈性工薪及各大學教師職稱評比與工作績效等,皆以此作為重要參照標準。於是各種與此相關的Ⅰ級與核心期刊(如:大陸的CSSCI與台灣的TSSCI期刊),湧進大量投稿,有的刊登接受率不到百分之一、二,且必須排隊二、三年之久,導致人文社會領域也必須套用這些原本比較適用全球化標準的理、工、醫、農等自然科學領域的數量化指標。相對之下,人文社會領域學科標準更為分歧,發表形式除了期刊論文以外,還包括各種政府委託專案報告、專書、展覽、演出等,學術成果發表形式更加多元。尤其這些文科學者研究議題大多與所處社會環境有關,也深受各地的文化傳統所影響,無法像自然科學領域那樣具有宇宙通則與共性,比較不受各地社會情境與當地語言所影響。
如何建立有效的學術評估準則,提供高校工作績效與發表水平,但又能兼顧學術界文理工作性質的差異性,包括發表形式的多樣性區分,找出符合各地方的需求、實事求是的學術評估標準,是兩岸高教界所共同面臨的挑戰。
由於海峽兩岸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多半具有語言的限制(多以中文發表)、以區域或本土議題為主體的研究特色,具有強烈的社會情境需求,一般較不易被國際期刊接受發表。因此,許多學者仍以中文期刊為出版園地,導致國外引文資料庫無法完全呈現兩岸華文期刊相互引用與研究成果。因此,仰賴國外引文資料庫(SSCI等),對於人文學及社會科學領域較不恰當與有失公平。尤其,目前尚無跨兩岸的引文資料庫,可以兩岸及港、澳、新加坡等華人學術界的相互引用。如何建立屬於華人學術出版品的引文資料庫,將有助於建立全球的華文學術地位。
根據研究指出,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學術專書的影響力較期刊更長遠。有調查發現,百分之八十的引用仍然是來自專書與研究報告,相對的來自SSCI 等期刊資料庫僅佔不到百分之二十。可見學術專書在人文學門的引用與社會貢獻度佔重要地位。但由專書的出版與品質審查把關問題,更加複雜,學術專書的引文機制困難重重。
許多年輕學者與研究生經常抱怨,核心期刊除了難獲接受外,投稿後石沉大海,所以不少人轉向國際期刊投稿。結果造成研究出版“重期刊論文、而輕專書”、強調“發表篇數勝於一切”等學術異化現象。甚至有許多研究者追求以英語形式發表,遠超過對文章品質的要求,這些都對各地的學術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值得關注。
周祝瑛(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