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玩兵 下不廢武
電影頒奬禮有武打場面,至於電影的武打更不在話下了。拍電影武打片需有武術指導,在行中這角色稱為“武指”,乃簡化之稱。如今世界戰雲蔽天,比我國的戰國年代更“戰國”,究竟這些身為“戰國”者有沒有“武指”這角色?我相信是有的,但稱謂並不是“武指”,也許稱為“參謀”之類。我非軍政中人,不便推測,只是閑來閱讀,發現劉向《說苑》有《指武》這篇章,不過與“武指”兩字顚倒,曰“指武”。按其題解,謂“指”有揭示之意;“武”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軍事,二是刑罰。通篇闡述的,就是用兵打仗與施刑行罰的道理。這篇文章的特點在於言詞矛盾,而道理正確,就像說:人不吃飯便死;人吃飯(若干年後)必定會死的。正因如此,吸引了我的好奇而閱讀。
春秋齊人司馬穰苴所撰的兵書《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作者又引《易經》的話:“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據《易 · 萃》謂“澤上於地”(水聚於地上便成為澤),聚集多了便成災,所以君子應當效法這一卦的精神,經常清理整備武器,以戒備於事件的發生。
不過,“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召寇。”兵(包括武力、武器)不可當作玩具。經常拿武器來玩弄,便失威嚴;但把武器軍備廢了,必然招致外敵的欺凌。作者謂:“昔吳王夫差好戰而亡,徐偃王無武亦滅。”徐偃王是周穆王時人,治國行仁義,為楚文王所滅。道理很簡單:“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但“惡人自有惡人磨”。劉向的結論是:“故明王之制國也,上不玩兵,下不廢武。”他搬出《易 · 繫辭下傳》孔子的話:“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用現代語言說,是“危機意識”。話分兩頭,過分地創造“危機”,“船頭慌鬼,船尾慌賊,船中間慌火煙”,這是自己嚇自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還是六祖有睿智。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