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3月30日
第C08版:蓮花廣場
澳門虛擬圖書館

澳門發展網購電商的思考

本澳宜充分評估電商對實體零售業的影響 (資料圖片)

澳門發展網購電商的思考

《澳門日報》日前同日刊發兩篇題為:“六跨境電商落戶 看好澳市場”和“推動平台抱團中小企發展”的文章,都談及電商延伸出的各類網絡銷售平台在澳門發展的優勢,以及對澳門經濟復甦的期待。

眾所周知,疫情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和企業運營模式,一些跨境電子商務中包括的網絡銷售平台,在澳門的落戶、發展,無疑是一件好事。但需要提醒的是,好事情未必就沒有副作用,按照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結合澳門市場經濟中生產和零售企業的實際情況,參考內地多年來發展電商網購業帶來商品銷售市場的顛覆性進步和負面影響,希望做些分析,提出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和建議,以此為電商,具體而言的網絡購物,簡稱網購產業在澳門的健康發展,做一個淺顯的分析與思考。

澳門有多少自己的貨品可外帶

跨境電商,指的是透過網絡交易的跨境貿易活動。

筆者留意到,從去年開始,內地明星或網紅來澳門“帶貨”的消息時有發佈。

“帶貨”,是電商延伸出的網購中,帶有名人效應的網絡流行詞,其核心指明星及其他公眾人物對商品銷售的帶動作用,內地明星或網紅來澳門帶貨,其中還帶有跨境貿易活動。

近幾年,內地因為“光棍節”等現象的出現,網購中的名人帶貨效應風起雲湧,因為豐富的商品加上名人推薦產生了巨大帶貨量,使其拉動商品上下游產銷鏈條共振,產生了某些生產企業與消費市場共贏效應。

在澳門,同樣因為網購對消費者而言,具有足不出戶,節省購物時間、降低購物成本等優勢,與內地甚至世界各地一樣,深受居民喜歡。

但澳門與內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不同之處是,絕大多數商品主要靠內地和港澳及國外入口,澳門生產的貨品有多少可帶呢?

這是想表達的第一個問題。

帶貨入澳對實體店和就業影響

澳門消費市場中的絕大多數商品都是進口而來,現有傳統的貨品進口方式有的是依靠政府批及獨家經營,有的是有實力的一至幾家企業靠市場因素形成帶有壟斷性,以及個體自由進貨,最後到店舖以零售模式到消費者手中,其中存在採購、物流、批發、零售等一些非生產性的供貨短鏈條。

現在澳門街巷中有不少代收網購店舖,說明居民已經有網購習慣,至於現在已有多少澳門的生產型中小微企開展網絡銷售業務,尚缺乏數據不得而知。

已知的是,進軍澳門的跨境網購電商平台業務一定屬於雙向,也就是說把澳門寥寥無幾的商品銷往內地和港台及國外的同時,也會把內地和港台及國外商品銷到澳門。

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顯示,二○一五至二○二○年內地網絡購物交易規模呈現連續增長趨勢,二○二○年在疫情影響的背景下,網購的便捷性更加顯現,網絡購物市場規模仍然保持增長,達到了11.76萬億元,同比增長10.6%。

查閱更早二○一三年的《中國零售力量》的報告顯示,二○一三年內地百家大型零售企業的零售總額增長率已經降到了近六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小型實體店商的經濟效益下降,甚至倒閉,互聯網購物是重要原因。

試想一下,當澳門跨境電商把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擺上網購平台的時候,會否對澳門的採購、物流、批發、零售等一些非生產性的供貨短鏈條,尤其是實體店的銷售帶來影響呢?其力度又會是多大呢?在發展網購電商可以給一些年輕人帶來就業機會的利好同時,會否令實體店產生新的失業者?甚至因為網購具有打破區域銷售障礙的優勢,影響到澳門弱小的製造業的生存環境?

需要說明,筆者多年前就開始發表了多篇推動新產業、新經濟發展的文章,今日提出問題,並非不支持網購電商,而是希望政府思考面對一些可能會有的新問題早做預案。

這是問題二。

電商把非澳產商品帶到內地的法律問題

目前,內地和國外有實力的網購電商很多,澳門的網購電商卻正在萌芽期,所以澳門發展網購電商具有成長空間的優勢。

需要思考的是,假設這些跨境來澳門落戶的網購電商平台,鑑於澳門生產的商品不能滿足平台需求,那麼,電商平台自然會希望利用澳門自由港的優勢,把外來貨源作為往內地銷售的一個贏利選項。如此一來,可能觸及內地《海關法》、《海關對進出境快件監管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澳門差異,甚至進出口貿易等其他法律法規的問題,這就要求檢查、分析,若存在問題,首先需要解決問題。

這是第三個問題。

落實產業多元化重視澳門製造

談完問題,再談點建議。

說到發展澳門產業多元化,澳門人都認為這是一件大事。但從國家“十一五”規劃首次提出要求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以來,多屆政府在如何落實方面卻似乎缺少清晰、務實、具操作性的思路和可行性方案。

多年來,筆者在不同時期,對發展澳門工業的生產要素條件進行過多次可行性分析,認為“土地和人力成本”是制約澳門產業多元化的因素之一,令產品形成價格競爭力劣勢,但這些並非是完全沒有辦法化解的因素。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澳門綜合優勢得天獨厚,落實產業多元化並非很難”!

需要重視的建議是,面對產業多元化的迫切性,單純的市場經濟思維,並不適用土地和人力成本高企的澳門現狀,以及政府的職責,一個由政府制定具引導性、可行性的實施方案十分重要。

澳門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工業達到鼎盛,時有工廠2,700家,就業人員8萬多人,產值佔全澳總產值的37%,成為第一大產業,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到去年工業生產指數又續跌2.6%,水電及氣體生產供應業相關工業場所只有884間,就業人員只有11,473人的原因,需要有多方位動態的分析結果,以及制訂出工業振興與實施方案後,如何把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橫琴考察時所說:“事業需要人去落實,必須要任人唯才、任人唯賢”的話,落到實處。

鑑於在橫琴深合區配合澳門產業多元化取得成就的基礎上,建議政府重視澳門本地產業多元化的落實,在生產澳門商品,建立澳門商品生產鏈條方面出政策、出措施,只有生產出足夠多的澳門商品,網購電商才能在澳門既達到預期業績,又便利居民購物,促進澳門產業發展,增加就業崗位,達致多贏局面,做大做強。

許 旭

2022-03-30 許 旭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83733.html 1 澳門發展網購電商的思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