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3月28日
第C07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博物館教育

博物館教育

自三百多年前始,博物館從之前對“物”的關注轉向對“人”及“社會”的關注,並發展成首座以“教育”為主要使命的博物館。即如美國博物館協會(AAM)指出,博物館工作的中心應為“教育”與“公共服務”,對物的收藏是完成教育與為公眾服務的手段,收藏本身已不是目的。英國博物館學家Hopper Greenhill認為,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個教育機構,因為博物館所有活動都具有教育的目的,當中包括資料的收集、展覽設計和產生、特別活動以及教學會議的安排等。

如果我們將教育視為學習,那麼學習場所應該包括的範圍可以相當廣泛。一般而言,在學校教育作為教育的基本形態之一,可被狹義解釋為“正式教育”(formal education),而與之相反的不在學校的教育,就是“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或是習慣上所指的“社會教育”。而按照此一定義,博物館所具有之教育功能,應被視為非正式教育的一種,是一種區別於學校教育的社會教育。而這種邊界(boundary)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被視為理所當然。於是,博物館教育往往被視為是一種“課外的”、“非正式的”延伸活動。學校組織老師“帶”學生到博物館參觀,博物館人員“接手”向學生講解展品,成為大多數館校互動的模式。當然,這種互動也可以是相當有意義的。一來,學生可以離開“課室”走進一道“專門”去經歷專題性更為突出的學習歷程。二來,實物為主的學習方式是博物館教育的特質,這亦正好彌補了課室的局限,讓學習能更貼近“真實”。

George Hein指出,要發展博物館教育理論需要解決三個問題:認知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而前二者構成了作為教育機構的博物館的理論構成,而最後者即決定了如何把理論用於實踐。透過學習及認知理論,形成了四種博物館教育的主要方式,這也是現在全球博物館教育的主要模式。

第一,教導解說模式。這是傳統博物館大多採用的教育模式,也是最為普遍的模式。大多數博物館的策展順序都基於一套既定的“學習目的”,並透過對“學習內容”的“組織”呈現成一個完整的學習歷程,而這個歷程就需要透過解說去實現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例如,澳門海事博物館展出不同時期中西方的船舶模型,呈現澳門船舶從開埠到現代海事發展的技術變化和中西比較。第二,刺激——反應模式。早期的行為心理學認為,學習是經過不斷的刺激——增強和反應形成的結果。於是,博物館需要透過按鈕回答讓參與者產生互動。這種模式早於一九三三年美國芝加哥科學工業博物館首次引入。第三,發現學習模式。這種源於布魯納發現學習法的模式,在六十年代美國的博物館得到較廣泛的應用。參觀者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進行探索和發現,重點在於強調引導而非直接獲得結論。第四,建構模式。強調博物館更多的參與性與互動性,參觀者不僅可以動手,還需要動腦,從而對有關內容獲得真正的認知。

從上述梳理可見,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發展極其相近。於是,下一步需要回答的問題是,館校之間存在教育理論發展差異嗎?如何消減差異並進行跨界合作?這都是館校合作面對的核心問題。篇幅所限,下期再談。

(館校合作 · 二)

一 橫

2022-03-28 一 橫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83321.html 1 博物館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