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隱形戰爭
“我們的每一頓飯、每一口食物,似乎都是一場戰爭。”
有機食品、生態認證、慢食主義、公平貿易……推動食物改革的方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眼前的食物,由生產到銷售的過程中存在着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全球每年損失和浪費的糧食多達十三億公噸,而同時許多國家的飢餓問題沒有得到絲毫改善,生產糧食時所產生的大量溫室氣體繼續影響着人類的未來;而今日,仍然有機會坐在餐桌之前的我們,是否應該有所改變。
《明日的餐桌》以地區分作五大篇章,隨着章節變換,作者的足跡在歐、亞、美、非幾大洲之間來回。她親身走訪世界各地,站在食物改革運動的現場,從消費者開始了解食物生產背後的潛規則,到一眾餐廳如何拒絕既有的營運模式,人們開始以食物作武器,對舊有的供求制度進行改革;以合作社的形式,去改變被主流市場所定義的食品標準,無論是英國大學裡的食物合作社,還是印尼女農所經營的咖啡合作社,是韓國飛飛亭的農業社區,還是台北的灶神在家,全都證明了小眾的影響力,其實不小。
從個人到社區,從購買者再到銷售方,改變消費習慣,說不定真的能對世界產生影響。同樣被喻為黑色黃金,咖啡的全球貿易量雖不及石油,但進出口的數目依然龐大。作為把握着無數農民命脈的經濟作物,咖啡所產生的巨額收益,經過中間商的層層分成後,最終回到農民口袋的利潤少之又少。明明付出了勞力與土地,最後卻無法擺脫窮困。
除了咖啡,許多經濟作物的產地也同樣面臨困境。可可作為重要的食品原料,種植者所得到的報酬卻不多,大部分可可的貿易都被朱古力生產商壟斷,同時也掌握着加工技術,因此,能夠生產出高質量朱古力的地方,往往都不是原產地。而商人為了壓低橄欖油的採購價格,看中了橄欖無法長時間保存這點,故意延後收購時間,逼迫農民以低價拋售。在不對等的交易條件下,被犧牲只會是小農的利益,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也是時候還他們一場公平的買賣。
“當我們享受大量均一產品所帶來的好處時,生產鏈上的多元性也在快速消失,每一次的消費,很可能就正在淘汰一個傳統物種。”
隨着科技發展,食品的加工技術得到進一步提升,批量生產的食品繼續穩定供向市場,食品貿易所引發的競爭促使了商品市場一體化,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各地的飲食文化失去了獨特性。大量種植的經濟作物,也破壞了生態體系的多元,各種蘊含着本土文化的在地食材,亦面臨險境。英國的原生牡蠣,秘魯的黑色藜麥,熱帶雨林裡的巴西堅果,西藏高原上的酥油茶……明日的餐桌上還能夠出現什麼?大概要看今天的餐桌上,各位選擇了些什麼。
林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