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嘌呤飲食也可有海產
澳門人歷來對海鮮海產品情有獨鍾。海鮮雖然味美且營養豐富,但並非人人都適宜,那些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患者往往只能望“鮮”興歎。因為有醫生表示,海鮮、海產品含有很多嘌呤,而嘌呤在進入人體後會轉化成尿酸!此話當真?
從大方向看,這種看法沒有錯,不過凡事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先把含嘌呤的食物分一分類吧。超高嘌呤食物,是指嘌呤含量大於一百五十毫克 / 一百克,動物內臟、部分海鮮和老火湯的確如此。中高嘌呤食物,是指嘌呤含量大於七十五克到一百五十毫克 / 一百克,各種畜肉和部分魚類、貝殼類、乾豆類等屬於此項。中低嘌呤食物,是指嘌呤含量三十到七十五毫克 / 一百克,深綠色植物和豆漿、豆腐、三文魚等位列其中。低嘌呤食物則是指嘌呤含量少於三十毫克 / 一百克,奶製品、水果、雞蛋等包含在內。
實際上並非所有海鮮都是高嘌呤食物,痛風、高尿酸患者也能在適當條件下,對海鮮一飽口福。
首先看看海參。中醫認為海參有益精血、補腎氣、潤腸燥之功效。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名之。海參每一百克含蛋白質五十點二克,脂肪四點八克,碳水化合物四點五克,膽固醇六十二毫克。值得注意,海參浸發後含嘌呤十八毫克,鮮海參含嘌呤八毫克。顯然,海參屬低嘌呤食物,比一些蔬菜的嘌呤還低,還含有刺參黏多糖和硫酸軟骨素,能緩解關節疼痛,對痛風病人反而大有好處。
再看看海蜇。海蜇皮每一百克含蛋白質三點七克,脂肪○點三克,碳水化合物三點八克,膽固醇八毫克,嘌呤九毫克。海蜇皮有清熱平肝、化痰消積等作用。
還有鱈魚。牠肉質白細鮮嫩,厚實刺少,肉味甘美,清口不膩。鱈魚還含有豐富的鎂元素,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因此,鱈魚在歐洲被譽爲“海中黃金”和“餐桌上的營養師”。每一百克鱈魚中,含蛋白質二十克、脂肪○點九克、嘌呤七十一毫克。
最後說說澳門市場常見的多寶魚。牠肌肉豐厚白嫩、骨刺少,鰭邊和皮下含有十分豐富的膠原蛋白,魚肉中所含人體的必需氨基酸既齊全又平衡,其中精氨酸和賴氨酸含量很高。每一百克多寶魚中,含蛋白質十七克、脂肪一點一克、碳水化合物○點七克、嘌呤七十毫克。
上述介紹的海鮮、海產品除海蜇外,含蛋白質都偏高,對需要控制蛋白質攝入的肝腎功能不全患者來說,需要適當管控攝入量,但也不必嚴格戒口。
然而,澳門人畢竟喜歡追求美味,而相當一部分海鮮製品本身是沒有甚麽味道的,需要和高湯等配料一起烹飪後才會帶出鮮味。但是它們一旦和雞湯、肉湯之類高溫“邂逅”後,這鍋東西就往往變成了高嘌呤菜餚,高尿酸及痛風的患者需要慎吃。
因此,我們既要知道食物的嘌呤含量多寡,也要注意烹調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算懂得養生。
我們不妨做做海參小米粥。材料是泡發的海參一條、小米五十克、枸杞十克,料酒、鹽、蔥、薑等適量。做法很簡單,先把泡發海參切成小塊,加水、薑、蔥、料酒煮開,小火焯一下,時間不必太長,焯二至三分鐘即可。鍋裏再加適量水,水煮開後放入小米,大火煮開,然後用小火煮粥。當小米粥煮粘稠後,放入海參、枸杞等煮十分鐘,然後調味即可。
飲食總免不了攝入嘌呤,這些物質終究會變成尿酸。怎麼辦?你可以多喝奶製品尤其是脫脂牛奶,它們能降低尿酸;也可以多吃蔬菜,因為這可以鹼化尿液,促進尿酸排出。而許多新鮮水果都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既可促進尿酸排泄,又能抑制尿酸生成。我們完全不需要談嘌呤色變!
健康飲食固然重要,但健康飲食不等於戒口,不等於清心寡慾,健康飲食可以多姿多彩,也可以激動味蕾,只要你能掌握舌尖上的科學原理。
譚健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