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3月04日
第C07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杏林外史)孟浩然的鬱鬱而終

孟浩然的鬱鬱而終

疽是中國古代醫學對皮下瘡腫的一個統稱,特點是腫脹堅硬,多發於頸後及背。

《靈樞妻子· 癰疽》載:“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內經》也指出:“蓋疽者,阻也。邪氣深而內爛,阻人筋骨,屬陰難治。”“癰之深者曰疽,疽深而惡,癰淺而大。”

按現代醫學的理解,癰、疽之類是指皮膚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致病菌大多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與皮膚不潔、擦傷、人體抵抗力下降有關。部分病人原患有糖尿病,病變好發於皮膚較厚的部位。初起時爲小片皮膚硬腫,色暗紅,其中可有數個凸出點或膿點,疼痛較輕,但隨着病情進展,病人會畏寒、發熱、食慾減退和全身不適。隨後皮膚硬腫範圍增大,如果病變部位膿點增多,中心處可破潰出膿,使瘡口呈蜂窩狀,其內的皮膚組織壞死呈紫褐色,很難自行癒合。延誤治療則病變加重,會出現嚴重反應。

這些感染部位又常是背部,原因可能是背部經常接觸床鋪等硬物、長時間摩擦容易受損,而長時間按壓又容易導致局部組織缺血(血運不旺盛),加重皮膚的脆弱性,小的損傷自癒能力差,容易發展到深部感染。最後,背部出汗較多,長時間黏在皮膚上,也會造成細菌繁殖增加。

現代人大體上覺得這類皮膚感染性疾病只是小兒科,服用抗生素或靜脈滴抗生素、必要時外科切開皮膚化膿組織引流,是完全可以治癒的。然而在醫學落後的古代,這樣的病是足以取人性命的!

史書上不乏這樣的患者。除了孟浩然,還有范曾,甚至是貴為天子的漢文帝劉恆。至於普羅大眾,罹患者多如牛毛。《史記》的《吳起列傳》說道:“(吳)起之爲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爲吮之。”

(三之二)

譚健鍬

2022-03-04 譚健鍬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78549.html 1 (杏林外史)孟浩然的鬱鬱而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