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感悟
——“二十四節氣”詩歌中的人生與節候
在二○○六年六月七日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由中國農業展覽館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作為民俗事項入選其中。“二十四節氣”的制定,是我國科技史上的一個重要成就,直到現在,它對農業生產仍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同時,亦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劃分春、夏、秋、冬四季的習慣參照。
歲時,是古代中國人對時間感受的體現,並據之而作長期觀察、研究從而刻劃的人文符記,它是根據自然變化的規律分析而成的時間體系。季節氣候變化,是最清晰的時間流程標誌:風霜雨雪、草木榮枯、候鳥去回、蟲魚蟄動等現象,周而復始。在觀察自然物候、萬象演變的思考中,歲時的意識和理解,從而萌發產生。
歲時最根本的文化特徵是它的自然性。這種自然性具有雙重意義:一是它源於對自然節候規律的認知,遵循自然時序而發展;二是歲時最基本的功能是理順和改善人與自然的關係。通過對歲時、節氣的確立,使人們順應自然時序,以利於農事及生活,兩者緊密相連,促進了民眾對歲時的感悟和崇敬。
在《尚書 · 堯典》中,有關於堯帝派遣羲氏、和氏測天象、訂曆法的最早記載;而我國第一部物候曆書《夏小正》,則按十二個月的順序,記載了每個月的星象、氣候、草木蟲鳥的變化,以及人們應該從事的農業活動等等。
成書於西漢的《淮南子》,在《天文訓》中,整合了戰國時代以來民間對節候變化的認知和稱謂,完整地列出了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次序,而西漢時期的曆法,是將節氣註錄於其上,以作氣候和農事說明。東漢和帝永元十六年(公元一○四年),《太平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制訂於其中,成為當中的組成部分。
“二十四節氣”的訂定,是以太陽位置變化規律作基礎,把一年劃分為二十四段時間,每段約為十四至十六天。太陽在每年陽曆三月二十或二十一日通過黃經0°,此即為春分節氣之開始,此日晝夜各半;以後每移動15°,便是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分佈於十二個月中,每月有兩個,一個在前半月,稱為“節氣”;另一個在後半月,稱為“中氣”。
古人以冬至節氣為回歸年的開始,故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首個節氣。若按季度編排,則其名稱及次序如下:
春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夏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大暑、小暑。
秋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由於在人們的心目中,“二十四節氣”的地位並不相同,經過數千年來的發展和演變,有些節氣對人們的生活影響比較大,也有較多的習俗活動,產生的諺語以及文人雅士對之詠唱的佳作都不少。當中尤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八節”,人們最為重視。
(一)春季
立春:古代立春稱為行春或迎春,要祭祀芒神(春天之神)。最隆重的迎春習俗是鞭打春牛,稱為“打春”。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記:“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至立春日,“官吏各具彩杖擊牛”。春牛其實是泥土塑成的牛,飾以彩衣,京城打春牛活動由皇帝主持,地方上則由官員負責。把春牛打碎後,百姓可以抓一把春牛泥撒在自家耕種的農田上,以求是年豐收。
立春節氣的應時食物是“春盤”,一塊圓形的麵皮,上置多種蔬菜,捲之可食。唐代杜甫《立春》詩云: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這“春盤”,其實可算是我們現在常能吃到的“春卷”前身哩!另外,民間還有“咬春”(吃蘿蔔以解春睏)、“嘗青”(吃青菜以迎春天)的習俗。
立春節氣的來臨,顯示春天的腳步漸近,宋代詩人張栻的詩作《立春偶成》,把春回大地、生機處處、充滿新氣象的景色,活現於字裡行間: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立春是春季的首個節氣,也是春耕開始的時候,所以希望當天迎來好天氣,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農諺云:
最好立春晴一天,風調雨順好種田。
民間以立春為一年農事之始,所以有在此日以天氣好壞作預兆,認為立春宜晴不宜雨,有“晴則諸事吉,陰乃萬事愁”之說。
春分:周代已有春分祭日的記載,此禮至清代仍存。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考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明、清兩代皇帝春分祭日之地點,便是北京朝陽門外的日壇。
春分節氣到來,古代有“送春牛圖”之俗。善言唱者挨家逐戶送上以紅紙或黃紙上印全年農曆節氣以及農夫耕田的圖畫,並說上吉利之語,以期主人掏錢打賞。嶺南地方則有“春分吃春菜”之俗。趁春天來到,多吃新鮮蔬菜和魚片,既可口,營養又豐富,有益健康。
春天氣候開始暖和,但有時又會“倒春寒”,甚或下起雪來。宋代蘇軾有《癸丑春分後雪》一詩,即記此情景: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杏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濕,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春分農耕開始沒多久,但農民已有序開展多項工作,忙碌非常。農諺說:“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豆子後育秧。”
清明: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清明時節,風清明淨,一改冬季萬物枯黃的寒冷景象。到了唐末,清明節氣首天成了上墳祭拜的節日。
在眾多描寫清明時節的詩歌中,當數唐代杜牧那首《清明》詩最著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中寫的是遊人在外悽苦惆悵的心情,又以清明時節綿綿春雨為背景,更添陰冷的感覺。詩句用詞簡樸,感情卻刻劃得幽深而含蓄。相對之下,南宋詩人高翥的《清明》詩寫得豁達,把人生都看得透徹極了: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在詩中表露的,是面對現實世情的器度,具有衝破生死的豪情,“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冷眼看盡世態。
(二)夏季
立夏:立夏節氣表示夏天來臨,此時有“嘗三新”習俗,就是在立夏日吃三樣時鮮菜蔬,各地物產不同,沒有指定是哪三種,新鮮時令就可以了。
立夏日,民間有秤體重的習俗,稱為“秤人”。為了防範因天氣炎熱而造成萎靡不振的現象,在立夏秤重,到了立秋又秤一次,看有否消瘦了,若真的瘦了,便有藉口大吃一頓,叫做“貼秋膘”。
詠立夏的佳作不少,唐代韋應物《立夏日憶京師諸弟》: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長風始飄閣,疊雲纔吐嶺。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此詩藉立夏日的到來,感念時光流逝,從而思念遠在京城的弟弟,對於往昔共聚時光,仍然懷念。
夏至:時序夏至,日照時間是全年最長。農民會在這時舉行祭祀土地神儀式,祈求五穀豐登。由皇帝主持的祭地大典,更是隆重。北京安定門外的地壇,就是明清皇帝夏至祭祀地神的地方。
夏至的食俗不少,當中最主要是吃麵,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京師於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麵,即俗說過水麵是也。”炎炎夏日,吃一碗冷麵,立時清涼無比。
夏至日天氣炎熱,總得想想方法避暑去,唐代韋應物有《夏至避暑北池》詩: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於焉洒煩抱,可以對華觴。
韋應物的避暑方法是往池塘邊休憩,欣賞水中荷花,在樹蔭下乘涼,確是妙法。
(三)秋季
立秋:立秋節氣,表示秋天到來,民間在立秋日的習俗很多,其中一項是“貼秋膘”。立夏日秤體重,到立秋日再秤,若是變輕了,便會在這天吃上一頓豐富的大餐,以補夏天消耗,這就叫做“貼秋膘”,“膘”是“肥肉”之意。
立秋時節,金風送爽,南宋劉翰《立秋》詩寫得很傳神: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此詩前三句分別寫秋天天空、秋天涼風以及秋天景色,第一句把秋空比喻為玉製的屏風,點綴着幾聲乳鴉的啼聲,第二句寫秋風像扇子搖動時所生的涼風,第三句寫尋覓秋天的景色,末句以自己的觀察,說明秋天已然降臨於“滿階梧葉月明中”,意境高妙。
白露:白露節氣,天氣漸涼,植物葉子或草叢,早晚沾了透明晶瑩的露水,到了日間,便蒸發掉了。寫白露節氣的詩歌,最能傳誦千古的,當是唐代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了: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秋,杜甫棄官華州,攜家流寓秦州。弟弟杜占隨行,其餘各弟散處不同地方。杜甫篤於兄弟情誼,於干戈擾攘之際,衰病中的詩人格外思念音訊不通的諸弟,遂在淒清孤寂的秋夜,寫下了這首動人的憶弟詩。詩中的感情深摯,以眼前景,牽心內情,對親弟的思念、對國難的憂悒,與秋夜明月相扣,感人至深。
秋分:秋分節氣最隆重的典禮便是由皇帝主持的祭月大典了,不過民眾沒法參與,於是人們在秋季另外再找一個可以看到月亮的晚上以慶祝,那便是中秋節了。
唐代劉禹錫《監祠夕月壇書事》詩,便記錄了祭月典禮的盛況:
西白司分晝夜平,羲和亭午太陰生。鏘鏘揖讓秋光裡,觀者如雲出鳳城。
而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即在秋分節氣前後,便是“秋社”之期。此時也就是農作物的收成期,因此舉行慶典祭祀,以感謝土地神(社)賜予豐盛的收成。
到了秋收季節,農民也還擔心天氣變化會影響收成,諺云:“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可見風調雨順,是農民所渴求,打雷閃電,只會破壞收成,並非農民所願見。
(四)冬季
立冬:人們勞動了一年,農作物收割完畢,入倉收藏起來。由春種、夏長、秋收,進入了冬藏的階段。立冬在古代是重要的節氣,皇帝率百官於北郊迎北方之神,而民間亦有豐富的活動以迎冬。
在北方地區,人們愛以吃餃子來慶祝立冬,餃子有“交子之時”之意,而立冬是秋冬交替之時,所以要在立冬吃餃子。另外,又有“入冬日補冬”的食俗:人們應進食一些耐寒補氣的食物,以抵抗漸寒天氣,故有諺云:“立冬補冬,補嘴空。”
立冬時節,已是到了一年最後的一季,也不免有所感觸,宋代詩人范成大《立冬夜舟中作》詩,寫景抒情: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增。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冬天來了,天氣漸寒,范成大坐在船中,有感“人逐年華老”,心意亦不免惆悵。飽覽周邊風景,尚可抒懷,然而更美好的風景,還得留至明晨方可看到了。
冬至:冬至日是祭天祀祖的日子。周代冬至被視為一年之開始,天子要率百官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直至明清兩代,此制益發隆重,朝廷於是日在天壇祭天,燃燈奏樂,隆重莊嚴。
冬至日,亦為敬師之日。冬至既是年中大節,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清代蘇州詩人徐士鋐有《吳中竹枝詞》記述:
相傳冬至大如年,賀節紛紛衣帽鮮。畢竟勾吳風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
揚州地區還有一首冬至童謠:
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湯圓。先生不放學,學生不給錢。
冬至到了,如果私塾老師不讓放假,學生就會拒付修金(學費)。很有趣,現在我們是付學費方能上學,他們是付學費要求不上學、放假去!
冬至日應是留在家中度過,若是在外,則不免有思親之念。唐代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
這是一首佳節思親的佳作,人在旅途逢冬至,必然想家,明明自己在想念家人,卻反認為家裡的人正想念他,感情表達真是精到。
民間於冬至有“數九”的習俗,即從冬至日起,每隔九日稱為一個九,這樣數九九八十一天,寒冬就過去了。中國各地因氣候不同,故有不同的“數九歌”,較為普遍的,是這一首: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日,日照時間全年最短,此日後,日照時間漸長,故古諺有言:“冬至陽生春又來”,一年將盡,冬去春來,歲月流逝,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先民用辛勞和經驗,總結季度周期規律變化,為我們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
從古到今,人們以歲時節序作為生活規律,按時間的流程來安排自己的生活,也包括了精神文化生活:習俗、儀式、信仰、詩歌等等,在歲時節序上灌注了豐富的情感、願望、祝禱、讚美……,把它們裝點得更美、更動人,而且更能傳承和發展下去。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二十四節氣”,它是科學規律的歸納,是傳統文化的精華,是農業耕作的法則,是中國百姓數千年來的生活指南。二○二二年第二十四屆北京冬季奧運會,於二月四日立春節氣伊始舉行。在開幕典禮上,張藝謀導演及他的創作團隊,便以“二十四節氣”為引子,配合科技,發揮強大而精妙的創意,向世界呈獻一場博大雅致的中國傳統文化盛宴。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它仍然有活躍的生命力、強大的感染力、觸動人心的魅力,不斷向前,推動世界文明進步。
海 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