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
田中泓
如果傳統藝術(尤其是繪畫及雕塑)着重於藝術家對“美”、技藝與思想的個人表現,當代藝術更着重藝術家對社會的觀察、反思與批判。
傳統的繪畫與雕塑,藝術家主要是受託於委託者,大部分是由王室貴族或教會委託,作品都需要迎合委託者的要求。
十九世紀開始出現藝術“沙龍”,藝術家能夠透過公開的展示而拓展其收藏客源,藝術家可以較自由地選擇題材及表現自己,因為在多元化的市場下,藝術家不再需要只迎合權貴的品味。
關注社會議題的藝術作品,我認為,法國浪漫主義畫家西奧多·傑利柯在一八一八年至一八一九年間畫的油畫《梅杜薩之筏》是其中一個早期例子,該畫描繪了法國海軍的巡防艦梅杜薩號沉沒之後生還者的求生場面。這場海難發生於一八一六年七月二日茅利塔尼亞附近的海域,當時至少有一百四十七人生還,在一隻自製的木筏上面漂流,但是十三日後被救起時僅有十五人倖存,他們缺乏食物和水,有人要吃屍體來維持生命。導致這場海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梅杜薩號的船長失職無能,而這位船長是法國復辟王朝任命的,因此這一事件後來變成國際醜聞。
這幅古典油畫的題材不是要表達形式美,而是透過作品揭露當權政體的無能及社會的問題。
在當代藝術中,思考社會問題更成為作品的重要主題。
在藝術博物館的展覽中,內地藝術家的錄像作品《城市之光》,不停出現一些穿着白領辦公室職員服裝人士的畫面,不分日夜日復日地,他們彼此相像,行走在潛移默化的時間,如在夢境中迷失的自我。這個二十多年前的作品,帶出對“白領”這個在內地新生的社會階級的關注。(附圖上)
本澳藝術家的《數字焦慮之構影覓光》,則探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電子數字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藝術家認為,這種因疫情而對電子數字依賴的加劇,將會成為我們的另一種隱性焦慮。(附圖下左)
內地藝術家的《裂》,透過展示一部熒幕非常碎裂的手機,帶出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訊息碎片化時代的狀態及反思。(附圖下右)
(四)(圖片攝於當代藝術展覽)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