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2月20日
第C08版:澳門街
澳門虛擬圖書館

從石碑追溯基督教來華史

唐代景教壁畫《聖枝主日祭》,圖為聶斯托利派 神職人員,來自新疆高昌景教寺院壁畫。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位於仁慈堂左巷的賈尼勞主教銅像

劇集《長安十二時辰》中景 教在長安設立寺廟

唐太宗允許多個宗教登陸中國

從石碑追溯基督教來華史

文、圖:陳力志

澳門人對天主教不會陌生,但正確來說應稱為基督教,這個稱呼並非指後來出現的“基督教”(新教)。近代歷史上,澳門不但是遠東第一個成立天主教區的地方,更成為管轄中國、日本、越南以及南洋(菲律賓除外)的天主教事務,以及進入中國重要的“踏腳石”(注一),不少著名傳教士經澳門前往中國內地進行傳教。一五六八年耶穌會士賈尼勞(D. Malchior Nunes Carneiro Leitão),獲教皇儒略二世委任為澳門主教(圖一)。天主教雖然能夠在澳門扎根,歷史上卻非第一次進入中國。

比耶穌會早一千年

至目前為至,憑藉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內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注二),無論考古學界或宗教界公認,天主教在唐朝期間第一次來到中國,屬於聶斯托利派,亦被稱為“景教”。“景教”的創立比澳門人熟悉的耶穌會早一千多年(耶穌會創立於一五三四年)。維基百科描述,“景教起源於今日敘利亞,由敘利亞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聶斯托利,於西元四二八至四三一年之間在波斯建立教會。景教被視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基督教派,成為漢學研究一個活躍的領域”。

唐朝的胸襟與自信

二○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教皇方濟各與東方亞述教會宗主教馬爾 · 吉瓦基斯三世(Mar Gewargis Ⅲ)在梵蒂崗會晤,這個古老的教會又驟然被人注意起來,“東方亞述教會”也就是中國古代稱呼的“景教”。公元六三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見來自敘利亞的景教主教阿羅本,並准許景教駐足長安及宣教工作,使教會擴展到中原地帶達二百年。唐朝不僅僅接受景教,也持開放的態度接受其他外來文化和宗教,使佛教、伊斯蘭教、拜火教與摩尼教等,可以陸續“登陸”長安並擴展至中國其他地區。唐朝皇帝之所以有此胸襟及信心,說明當時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及強盛的國力。

回頭再說《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一六二三年,明朝末年西安城西地下挖出了這塊石碑,不僅震驚中外考古學界與宗教人士,更吸引不少國內外上述相關人士前往西安,對該石碑進行考察及研究,而且出現數量繁多的中外論文或介紹文章,至今不少文獻或互聯網可以看到有關資料。值得一提,該石碑更成為世界考古發現史上最負盛名的“四大石碑”之一(注三)。

兩年前的冬天筆者前往西安探親,為了一睹這塊考古真跡,冒着寒冷的天氣到碑林博物館觀賞“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此外,二○○一年臨時澳門市政局(現市政署)舉辦“走向世界的唐代文明”展覽會中,石碑的拓本紙張是展場內其中一件重要的展品之一。

唐代之前已見蹤跡

鑒於《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發現,令外界公認天主教首次踏足中國為唐貞觀九(六三五)年。但是令人驚訝的是,一些古文獻與現在不少學者透露,天主教早於唐朝之前已來到中國的中原地區。

二○一六年二月十九日澳門葡文報章《Hojemacau》(今日澳門)刊登José Simões Morais撰寫的一篇文章《Os primeiros cristãos na China》(中國第一批基督徒),內容簡潔清晰地介紹基督教向東擴展,以及景教來華的歷史狀況。文章第一句寫到,“就如傳說,使徒聖托梅(S.Tomé)在第一世紀訪問中國。從那時起,那裡的石頭上刻有聖經故事的浮雕插圖。”在文章第二部分,描述有關聖多美教堂(Igreja de S. Tomé)的最後一段提到,“一位研究早期基督教歷史及中國藝術與文化的碩士生王偉凡(譯名),在江蘇徐州發現兩座東漢王朝(公元二五~二二○年)墓的浮雕,經分析後發現這些石塊刻有聖經的情節,令使徒聖托梅到達中國的傳說有了新的講法。如果王偉凡的研究證明確有此事的話,那麼基督教來到中國可以追溯到一世紀末期間,比以往想像的要早五百年”。

北魏時期三千沙門

雖然這個說法還沒獲得證實,但唐朝之前天主教已踏足中華帝國並非毫無根據。從目前所知的資料,例如“每日頭條”網頁中的一篇文章《中國竟然在這麼早就有基督教傳播⁈》,闡述北魏散文家楊衒之所著的《洛陽伽藍記》中的卷四有關“永明寺”的一段文字,“百國沙門,三千餘人,西域遠者,乃至大秦國,盡天地之西垂”,道出六世紀初北魏帝都洛陽的佛教寺廟內,已有三千多來自西域敘利亞(大秦國)的天主教徒,“沙門”意即佛門。

洛陽市洛寧縣城的網站介紹當地的古廟香山寺時,非常清晰表達有關景教來華的情況,“基督教,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被稱為景教,於西元一世紀初起源於巴勒斯坦地區。一般認為,基督教傳入中國是在北魏時期,當時把基督教和佛教活動場所統稱為‘寺’。北魏《洛陽伽藍記》記載,宣武帝所建的洛陽永明寺,有來自大秦(羅馬)的僧侶,這時大秦信仰的宗教就是基督教,永明寺應是中國最早的基督教堂。”

兩書佐證不謀而合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林梅村和匈牙利羅蘭大學講師宋妮雅(Szonja Buslig)合作編寫的《景教藝術在西域之發現》,除了提及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還列出更為具體的證據,“公元五世紀,景教向東傳入中亞阿姆河流域,在粟特諸城邦(注四)興建了許多教堂。至遲在六世紀初,景教士又沿絲綢古道來到北魏首都洛陽”。另外描述“聖多美教堂”時,《資治通鑒》卷一四七記梁武帝天監八年(公元五○九年)描述:“時佛教盛於洛陽,沙門之外,自西域來者三千餘人,魏主別爲之立永明寺千餘間以處之。”兩本古文獻《洛陽伽藍記》及《資治通鑒》不謀而合敘述有關景教的內容,說明北魏已有三千餘均屬“沙門之外”的天主教徒從大秦國移居於洛陽,並在中國西北部及中原地帶的活動情況,是反映天主教入華最早的漢文史料(注五)。

若根據中國古籍及相關網站所述資料,反映景教來華的時間比《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所述的日子更早,因此第一批基督教徒到達中國的確切年份,相信可以推前兩百多年,這個論點還待考古學與歷史專家深入研究及證實。

(基督教首次入華的歷史 · 一)

注釋:

一、一五七六年一月廿三日,根據教皇額我略十三世的指令成立澳門教區,為東亞的第一個教區。

二、《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秦指古代羅馬。“當古中國人發現羅馬帝國時,他們稱其為大秦,意為‘偉大的中國’,因為他們承認:羅馬帝國所統治的領域,無論是從規模上還是從政權上,都與當時中國的統治領域相當”。在《後漢書》也有關於羅馬的文字記載:“大秦國(羅馬),一名犁鞬(希臘)……”

三、四大石碑為西安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倫敦大英博物館的埃及《羅塞塔碑》、巴黎羅浮宮的《約旦摩押碑》和墨西哥國家博物館的《太陽曆石》(阿茲特克授時碑)。

四、粟特,中亞古代民族,歐羅巴人種中的伊朗人種,中國人稱之為“昭武九姓”或“九姓胡”,主要分佈在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及烏茲別克斯坦數個綠洲組成的國家,東漢時期已開始控制中亞一帶通往羅馬與波斯的絲綢之路。

五、《紀念基督教進入中國1500年》,http://www.aiming4j.net/history9.htm。

2022-02-20 文、圖:陳力志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75967.html 1 從石碑追溯基督教來華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