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媚竈寧媚權豪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 · 祀竈》:“廿三日更盡時,家家祀竈,院內立桿,懸掛天燈。”這是竈君從人間回天庭述職,百姓為祂餞行。我們南方也有類似的儀式,不過日子則分成三天,規定“官三、民四、蜑家五”。這是分成階級。官家謝竈,日期定於臘月二十三日;庶民定於二十四日;蜑民,在當時是沒有戶籍的,不准居於陸上,備受歧視,地位比庶民低,他們謝竈不能早於庶黎,只能居後,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
上面說過竈君是天庭玉皇大帝派祂到凡間監察凡人的天使,很自然受到凡人的巴結奉承,雖是仙家,卻處於鮑魚之肆,長年累月受到薰陶,自是不能“免俗”。凡人,雖曰“凡”,卻是聰明的,他們懂得“有錢可使鬼推磨”,同一道理:“財可通神”。於是竈君這位黑面神被“通”了。
《論語 · 八佾》: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媚,就是巴結奉承。奉承的對象有二:即“奧”與“竈”。奧是家神,竈是天神。王孫賈的意思是與其媚家神,倒不如媚天神。舉個例,打工仔要“擦鞋”,與其擦老闆鞋,無寧擦他身旁那隻“老虎乸”的鞋。不過孔子卻不以為然,他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孔子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真的作壞人,做壞事,則無論你媚奧還是媚竈,兩者都不能保祐你,所謂自助天助,神就在自己的心中。過去於鄉村的每個家庭中,堂上都供奉“九尊”神位,滿堂神佛。惟獨有些家庭,堂上的“九尊”位沒有出現滿堂神佛,代之以三個大字:“敬如在”。神靈就在自己周圍,在自己的心中。自己警惕:“舉頭三尺有神靈。”
時代不同,家中縱使有廚房,用的卻是電、油、氣作燃料,再沒有“竈”。竈為何物,有些人從未見過,而“竈”字多達二十一劃,相當繁複,竈字怎寫也忘記了,無論文字與實物都已湮沒。人們不但不媚竈,也不媚奧,轉而媚權貴更實際。若以此問孔子,將何以告?不過聖人早已作古,無眼睇,無話說了!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