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漸被遺忘的回憶(九)
大來輪
在過去兩期,我們介紹了昔日行駛港澳航線的佛山輪和德星輪,今期將介紹“三輪”的最後一艘——大來輪。
相較於兩位游走海上多年的“前輩”,大來輪是晚了多年誕生的“後輩”。在抗日戰爭後,原本被戰火打亂的海上交通逐漸恢復,澳門與廣州、香港等地的往來日益頻繁,航運市場也充滿激烈的競爭,各地商人不但出資成立輪船公司,也使出渾身解數來吸引船客,如上船即送叉燒飯、一元破底價的船票優惠等,可謂是航運界的“戰國時代”!
大來輪正是在這樣的時代下誕生。
在一九四八年,澳門賭商傅德蔭為了搶佔航運市場,決定重本投資這個市場,計劃興建最華麗的碼頭、建造最豪華的輪船,來招待前來澳門的賓客們。他耗資五百萬元在香港興建大來輪,與經歷多次翻新的佛山輪和德星輪相比,大來輪是當時最新、最先進的客輪,能更快往返港澳。
一九五一年四月七日下午五時,柯維納總督、富商高可寧和何賢等,以及一眾政府官員和商人,抵達傅德蔭興建的新碼頭——十六號碼頭,參與碼頭的開幕儀式,以及迎接大來輪首航抵澳的八百名乘客,整個開幕非常熱鬧,盛況空前。在首航後,大來輪一直往來港澳航運,讓乘客安全越過海洋。直到一九六八年,大來輪與佛山輪、德星輪“三輪”易手,而大來輪已名為“松山輪”,繼續為港澳乘客服務。
大來輪(松山輪)屬於較幸運的一艘客輪,與沉沒的佛山輪和遭到炮火攻擊的德星輪相比,從未發生嚴重的意外。不過,由於客輪主要停靠內港碼頭,而內港一直是澳門漁船的集中地,所以曾經發生過數次與漁船的撞碰。
松山輪在一九七八年被送往香港的船塢大修,據當時的報道,船隻被出售到其他船公司,但客輪的命運就無人得知。就這樣,松山輪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這艘曾經轟動港澳航運界的“新星”,也漸漸淡出老一輩的記憶。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勞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