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 詩該怎麼寫?
中國社科院頂級文學研究期刊《文學評論》發起討論詩的叙述學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贊同“微叙事”理論。在評論沈從文《邊城》時,我在巴赫金基礎上,提出了隱性複調叙事理論。詩的叙事必須是隱性叙事,即implicit narrative,回到講故事押個韻的傳統記誦化叙事,是倒退。詩該怎麼寫?一線詩人更有發言權。理論家觀念論式的洋洋萬言,往往是思想自嗨。在詩論體例上,詩話與選注更值得欣賞。
寫古典詩詞者,必備平水韻表與《詞林正韻》,王力的《詩詞格律》是入門書。此外,就須讀萬卷,行萬里,懈怠不得。要自由不羈,不受格律古韻所縛,就去寫新詩。漢俳亦是一格,不必歸入詩詞,可用新韻押韻。相對中調、長調,漢俳近小令,習漢俳者,可兼及小令,以拓寬表意空間。十六字令、蒼梧謠、如夢令、憶王孫等小令皆可試習之。有些當代詩詞寫手,有意以艱深字句、拗口音韻飾其詩才不足。殊不知,自在渾成,氣韻生動,乃爲文至境。古詩十九首,何等平易,何等超卓。僅舉《行行重行行》爲例即可知。
中國古典意象美學價值極大,示當代詩人以吾國詩學傳統,即,以象傳意,以韻味、留白爲尚,入神之作須虛實相生,得象外象、味外味。大音希聲,重劍無鋒,是哲學,也是詩學。日前小寒,據聞洛陽大雪,而百粵尤餘燠熱,聊以拙作《初雪》感知雪意。自徐志摩《雪花的快樂》至《初雪》(吾所謂“未來詩學”之試作),歷經百年,識者自知。
總之,詩語是最聰明最有靈性的語言,切忌煽情、賣弄、絮叨、說教、自我解釋,而要以非凡的想像力、巧妙的留白、呼吸自如的氣韻、刹那照亮的哲性取勝。
龔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