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因素交織 通脹存隱憂
去年環球因供應鏈斷裂掀動的漲價潮,至今未有緩和跡象。從大眾化的連鎖快餐店到國際家具品牌宣佈加價,主要受到運輸成本上升而轉嫁消費者。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糧油食品,亦受到海外運費飆升計劃加價。同時間,部分奢侈品悄然漲價。“加”風紛至沓來,今年通脹走勢備受關注。
去年首十一月的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與上一年幾乎持平,單月通脹百分之一點二實屬溫和。然而,影響通脹的因素揮之不去,令人憂慮。新一波新變種病毒來勢洶洶,確診個案激增,各國政府陸續收緊防疫,物流運輸行業人員首當其衝,供應鏈再度繃緊。海、陸物流已成為復甦的瓶頸因素,攀升的物流成本加劇物價波動。
澳門是外向型經濟體,全球化的通脹問題無法獨善其身。然而,過去拉動本澳通脹的內部誘因,疫下易跌難升,反有助緩和物價升幅。過去旅遊業高峰時,旅遊消費物價持續攀升,拉動整體通脹爬升;如今旅客量大不如前,港澳放寬通關限制仍未有期,疊加疫情陰霾,酒店住房及旅遊價格儘管走出谷底,但難以稱得上有升幅,只是稍為接近正常水平,刺激通脹作用有限。
近期受貴賓廳結業潮影響,低迷的地產市道再受衝擊,抑制了商舖及寫字樓的租金走勢;再者凍薪、無薪假未有改善,失業壓力趨升,消費疲弱難以改善,由內需拉動的通脹難成氣候。
隨着美元流動性收緊、避險功能凸顯,二二年美元有望進一步升值,加上內地經濟放緩,人民幣匯率走勢相對溫和,有助緩衝澳門輸入內地產品價格空間。
溫和的通脹水平有利經濟發展,但經濟環境不明朗,任何物價升幅都容易掀動各方神經。疫下影響通脹因素複雜,內外相互交織,有助穩定通脹水平。然而,外圍環境變幻莫測,全球通脹會否一直走高,澳門經濟復甦步伐會否提速,將直接影響物價波動。
踏入新一年,推動經濟復甦是主調,穩定物價不能忽視。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