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的煉成
要來的終歸還是來了,廣州發現首例境外輸入奧米克戎陽性病例,珠三角又再被新冠纏上。即使專家們一再說,疫苗對這隻新病毒仍有效,但心頭多少仍蒙上陰霾,喜慶的聖誕節有可能又是一個冷清的日子。
這兩年疫情反反覆覆,新冠最愛在佳節前突襲,看似了無盡頭的抗疫之路,何時了結已成了天下同問。
來自網上的一段話:
“在同一輛列車上,有人感染,有人安全,這是機體免疫力;同樣的隔離,有人一年不愁吃喝,有人一星期就經濟拮据,這是財務免疫力;同樣隔離在家,有人讀書學習,空中課程很自律,有人打麻將玩遊戲,混混沌沌過日子,這是價值免疫力;一樣的災難,有人陽光向上,勇往直前,有人怨天尤人,甚至仇恨社會,這是心理免疫力。”
近兩年抗疫路,查實就是一場漫長的耐力賽,比拼的不單是身體的免疫力,更多的是心理免疫力、財務免疫力。能否無懼地“疫行”,絕非來自喊空話,須建築於強大的各種免疫力之上。
這是去年聽來的故事,朋友的同事每天上班,除了戴上口罩和眼罩,頭上要戴帽子,腳下雙鞋要套上原是雨天才用的鞋套,然後再穿上長及腳踝的雨衣,全副武裝地出門。即使沿途上所有人把他當怪物看,依舊改不了每天一身最強防疫裝備才邁出家門的決心,風雨不改。這一年,沒有再聽到朋友說起這位同事,不知抗疫近兩年,他會否患上抗疫疲勞,是否已有足夠強大的心理免疫力,不再懼怕。
理解他的恐懼,面對不明疫病,人類確實很渺小,唯有一切小心翼翼。然而,適應改變後,恐懼漸退,便應恢復正常,只是重新劃定日常軌跡,一如現在,戴上口罩才能出門,做好健康碼才能通行無阻,打疫苗成了未來好些年生活中的一部分。
所謂心理免疫力,便是這樣煉成。
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