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12月14日
第C07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雕刻時光)楊煉的一首譯詩

楊煉的一首譯詩

一九九八年,瑞士蘇黎世大學的馮鐵博士邀我參加他主持的“尼采與東亞”研討會。

在這次會議上,我結識了以研究尼采哲學成名的周國平教授,邂逅了德國漢學家顧彬、莫芝宜佳,可說是驚喜不斷。

在那次研討會上,楊煉的出現着實是一個意外。他是頗具神秘色彩的現代派詩人,與北島、顧城齊名,曾經引領一時風氣,後來就淡出江湖,不見了蹤影,沒有想到卻在阿爾卑斯山下的西爾斯瑪麗亞,也就是尼采構思其名著《查拉斯圖拉如是說》的那個鄉間小鎮,飄然現身。他為會議帶來了他的譯詩——《查拉斯圖拉如是說》之《醉歌》篇(Das trunkene Lied)的尾聲:

人啊!注意!

幽邃的午夜在講述什麼?

“我曾睡去,我曾睡去,

又自夢的淵藪醒來,

深沉的世界,

在思想中比白晝更深。

它幽深的痛苦——

那慾望——深於心靈的疼痛。

痛楚說:去吧!

而紛繁的慾望尋求着永恆——

深深的,深深的永恆!”

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著名翻譯家梁宗岱就譯出了這首詩。比較楊煉與梁宗岱的譯作,除了語言風格上的細微區別之外,最大的不同在於,梁譯本中的“快樂”,在楊煉筆下成了“慾望”。這個詞的德文原文是“Lust”,英文裡也有這個詞,可是含義、發音、大小寫形式都有不同,英文裡的“lust”,常指性慾,德文裡的“Lust”,雖有“慾望”之意,但第一義是“快樂”。

按照尼采研究專家周國平的理解,“這首詩表達的是痛苦不想永遠痛苦,而快樂卻想永遠常駐,亦即要求把痛苦轉化為永遠的快樂,這是尼采思想的最終點,也就是永遠復歸說的核心。”尼采“永遠復歸說”的最好文學詮釋是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部小說描述了湯瑪斯在歷經靈肉掙扎之後向死而生、靈魂趨於寧靜的精神之旅,予人以深刻的啟迪。

龔 剛

2021-12-14 龔 剛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62271.html 1 (雕刻時光)楊煉的一首譯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