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遠去的似水流年
假如要做一件輕鬆的事情來回味似水流年,那便是聽聽那些年的流行歌曲。
人生最美好的階段之一,是十六到三十歲之間。這段從情感的不成熟過渡到成熟的歲月,情緒特別容易波動,也因了這個緣故,流行歌曲很容易走進內心,觸動心潮的喜與悲、樂與憂,以及每個人形於外、或藏於內的那些或多或少的狂放與不羈。而於我而言,歌影雙棲的梅艷芳、張國榮,儘管過早離世,卻依然是回味似水流年的不二之選。也因此,去澳門大會堂看電影《梅艷芳》,更能生出重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恍惚。
親身到戲院買票、劃位的過程,以及售票員大筆一揮,在戲票上寫上座位編號都那麼親切如舊。平日的下午場,觀眾零星,沒有想到銀幕上出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荔園遊樂場,一下子碰觸了我早已消逝的記憶。荔園是我從童年到少年時代其中一個重要回憶場地,好比農曆新年的葡京遊樂場和南灣工人球場的年宵夜市。這個開頭是一把鑰匙,使得這部戲成功打開了我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我曾經與梅艷芳同在荔園劇場的模糊記憶。童年的她在台上,而我是台下眾多兒童之一。姐姐與我,當年也許曾經同時幻想過,自己也能像梅家姐妹那樣上台表演唱歌。童年往事雖沒有一一想起,卻為此濕了眼眶。
梅、張二人,無論由誰來演,都不大可能形神俱備。演繹這麼深入人心,並且是當代流行文化象徵的星級實力派偶像,我以為只能在劇本上下功夫,使得觀眾沉浸於戲中而忘卻演繹者是誰。然而,可能由於編劇與製片人,都太想將梅的一生重現於大銀幕,而使得每個重要時刻都像走過場;使人生出像以前用錄音帶錄歌來聽的時代,由於太想重聽一次而急速回帶那種心情。
(我看《梅艷芳》 · 二之一)
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