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協探討灣區智障兒童早療發展
澳年約三四百幼兒發展遲緩
【本報消息】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昨舉辦“情繫三十載 · 攜手創新猷”系列活動之“探討粵、港、澳大灣區智障兒童早期療育發展”研討會,邀請內地灣區城市智障人士家長組織代表,分享在內地開展智障人士服務的經驗,從理論到實踐探討智障兒童早療發展。
研討會開幕式昨日上午九時半假漁人碼頭會議中心舉行,中聯辦社工部副處長劉盾,澳區人大代表、該會名譽主席劉藝良,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區榮智,社工局社會互助廳康復服務處長蘇志群,教青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主任周佩玲,衛生局社區康復科主管黃穗濤,警察總局警務聯絡及公共關係處代處長金喆萃,勞工局就業廳職務主管黃少君,行政會委員、街總理事長陳家良,全國政協委員、立法議員何潤生,立法議員宋碧琪,天主教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委員葉永強,該會名譽顧問、工聯監事長梁玉華,該會會長曾德岱、理事長黃錦芳,學員代表陸俊鵬等出席。
抓住黃金早療時間
黃錦芳致詞稱,初步統計,澳門每年約有三、四百名幼兒具發展遲緩情況,抓住黃金早療時間刻不容緩,故該會一直致力提倡與發展早期發現、早期介入的服務。近年來,大灣區的合作不斷深化,是次研討會邀請到廣州、深圳、江門、中山、惠州、東莞、肇慶及珠海的朋友相聚澳門,探討、交流早期治療、康復服務及灣區融入等,期望藉此搭建交流平台,促進澳門與灣區智障人士康復服務的合作與發展,喚起各界關注有特殊需要兒童的早療服務,建構符合本澳社會實際需要的早療服務體系,為推動智障人士康復服務發展起良好作用。
研討會上,各地代表分別就多項議題作分享,包括廣州市推行“融愛行”隨班就讀支援計劃,更好協助特殊兒童減少因適應不良等因素,而導致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另有代表以線上方式分享“1+N工作模式關注特殊兒童家庭成員心理健康”的專題演講,從三方面講述“1+N”工作模式,建構心理服務系統和平台,堅持特色服務,為殘疾兒童家庭打通三條“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