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 + 補健湯水
中醫調理冬季氣血不足
進入秋冬季,受氣候溫度變化影響,澳門晝夜溫差變化較大,加上季候風吹襲,不少人都出現受寒感冒的症狀,或者會令偏頭痛、頸肩腰腿痛等舊患復發。人的生命依賴氣血的運行,氣溫下降,很多時會伴隨氣血運行減慢,當氣血不足時,不但面色晦暗,而且身體免疫功能也必然受到影響。
按照傳統中醫理念,面對氣血不足,可在身上找相應的經絡及穴位按摩或針灸,而補充氣血的首選經絡,就是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經是十二經絡的一支,也是小分支最多的經絡,循行路線從頭到胸腹直達雙腿。胃經的運行影響全身,如果出現不通、瘀滯等問題,身體就會出現汗多、出血、上火熱氣、消化不良、腹脹、噯氣,腰膝腳疼等症狀。胃經依靠胃強大的吸收營養功能,為身體各臟器輸送營養,因此若胃經順暢,人的氣血充足、精力充沛,相反當胃出現消化不良時,五臟六腑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就失去保障,人的體力、氣血就不足了。
整條胃經經絡路線很長,保養按摩相對較複雜,但對於氣血不足,可從胃經最大穴位足三里入手。此穴位相信不少讀者都聽過,如果可以找準穴位,有效地對足三里進行刺激,就能讓胃的運動功能恢復正常,增加胃內消化酶的分泌,從而改善消化不良的問題。現代醫學角度,刺激足三里還能增加人體紅、白細胞數量,從根源上補充身體血色素的不足。
傳統中醫認為,“若要安,三里常不乾”,意思是每日對足三里進行按摩,人體氣血才能不斷地代謝出新,人才能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充足的生命氣息。由此可見,針對氣血不足問題,胃經固然是關鍵,而足三里穴又是胃經經絡上的重點位置。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膝關節外側下方三吋處,取穴時,可將膝部彎曲,自然着地,然後在膝蓋凹陷處開始,向下並列四指,當觸及脛骨向外側旁開一吋即是。按摩手法是用大拇指指腹或一些較鈍的按摩器具,直接按壓足三里穴,也可將中指屈曲,以節骨關節對此穴位按揉。按時要稍用力,穴位感覺到痠脹發熱為佳。建議可以每天按摩一至兩次,每次三分鐘左右。
按摩足三里穴後,還可對胃經其他部位進行保養,這樣可以事半功倍。具體手法是:坐於椅上,雙手垂放於身體兩側,右手握空拳,左手自然伸展,手心面朝向大腿;先用左手開始順着大腿的根部向下來回地搓,而右手則跟着用力敲打腿部;這樣做十分鐘之後,再右手伸開,左手握着拳,同樣手法繼續做十分鐘。
以上幾個按摩方法,不但能促進胃部的消化吸收,更能補養人體氣血。而小雪節氣後,哪怕澳門未進入傳統意義的冬季,氣溫未太冷,但已經可以開始適當以湯水來滋補身體,再配合經絡穴位按摩,提前為身體打好禦寒基礎。以下有兩款湯水供大家參考。
一、墨魚排骨湯——食材:墨魚乾三隻,排骨六百克,薑六片,椰棗兩粒,熟薏米二十克。做法:將墨魚乾洗淨,用清水浸泡隔夜至泡軟,若怕腥可加兩片薑片一起浸泡;將排骨洗淨,砍大塊,冷水入鍋焯水去血水,用水沖洗乾淨,瀝乾水份;泡好的墨魚乾去內臟,撕去薄膜,去骨後改切成條,放入開水,在鍋中焯燙後撈出瀝水;把排骨、墨魚,包括墨魚骨、薑片、椰棗,及洗淨泡過的熟薏米一起放入湯鍋裡,加足量清水;煲滾後,撇淨浮沫,轉小火,慢燉一小時,再中火煮二十分鐘,加適量鹽調味即可飲用。
墨魚性味甘、鹹、平,可以滋肝腎、養血滋陰、益氣,墨魚骨(海螵蛸)也是一味中藥,有收斂止血、制胃酸止胃痛的功效,可以一起煲煮。墨魚排骨湯鮮美濃郁,墨魚乾裡面含有豐富的營養及氨基酸,可起到很好的養身功效。另外還有補腎壯陽健身、健胃理氣的功效。
二、南棗香菇烏雞湯——食材:烏雞一隻、香菇十粒(泡發)、黑木耳少量、南棗三粒、生薑、鹽適量。做法:將烏雞洗淨切塊,放在盆裡,加入鹽、料酒、生薑醃二十分鐘左右;然後再把香菇、黑木耳、南棗洗淨;全部材料一併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大火煲十五分鐘,再轉中火煲一小時(最後也可按照個人喜好,加入十至十五粒枸杞子)。
南棗香菇烏雞湯可以補氣血、潤澤肌膚、提高免疫力。其中香菇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並有一定防癌功效,用香菇和烏雞一起熬湯,可提高人體吸收率;對現代都市人群而言,烏雞湯是補虛勞、養身體的佳品。
另外,女士多飲一些補氣血的湯,對美容抗衰老非常重要,若氣血不足,不僅皮膚沒有好氣色,髮質枯燥,長久下來還會影響身體內分泌系統。
氣血不足即氣虛和血虛兩者並存,氣虛即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而血虛則會出現面色無華、皮膚乾燥、毛髮枯萎、指甲乾裂、失眠多夢等症狀。如果長期氣血不足,就可能會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引起早衰。
楊大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