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智慧建設
上期提到澳門的智慧建設,有朋友專門約我嘆咖啡,就此事深入交流。
一見面,他便說:“你知嗎?若未來建成一座智慧城市,從你踏入座駕之際,汽車已根據道路情況,自動繪製路線圖並啟動自動駕駛。你可施施然到後座洗漱裝扮,駕駛過程盡可放心,它懂得控制車速,不會讓你錯過任何一次約會。”
友人的投訴,馬上心領神會,我只好抱歉地解釋剛才路面情況的擁堵。而且,我認為應當提醒他,新聞已報道多宗關於無人駕駛的駭人意外,當中不乏來自行業巨頭,設計存在重大缺陷卻執意推出市場,可謂資本逐利下的悲劇。據聞,智慧城市也是該企業的其中一個發展項目。
友人微微一笑:“則言下之意,你不贊成發展智慧城市?”
“恰恰相反,我十分支持。”我趕忙澄清。“且不論中國已申請加入DEPA,智能化確能大大便利人類生活、優化生活體驗,至今我仍讚嘆IBM在二○○八年提出‘智慧地球’的遠見,結合今天的物聯網、人工智能與社交媒體等工具,人人皆受惠其中。只是,一枚硬幣有兩面,智能科技正大規模利用人體感知技術獲取海量人臉、指紋這類敏感的生物識別信息,一旦被惡意利用以破解識別系統的驗證程序作不法用途,後果不堪設想。”
這不是危言聳聽,我當然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然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陣痛是不可避免的過程。“從長計遠,應當嚴格規範隱私權的使用與保護,監管實體不能淪為無牙老虎,否則,這將會嚴重打擊大眾對智能化發展的信心和信任,尤其愈來愈疑惑自身所處究竟是智慧城市還是監控城市,繼而成為民間的反對阻力,多倫多和波特蘭智慧城市計劃的夭折便是前車之鑑。正如我多次強調,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技術的支撐,但不要忘記,智慧城市的核心應同時做到以人為本,單憑硬件與科技,不見得就能對城市進行有效治理。倘一味着眼於科技的先進、硬件的完備、政績的達成而忽略了人,尤其忽略生活品質以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過猶不及,這樣的城市不會永續,居住其中不會讓人感到幸福,更可能激發社會矛盾,付出更大的社會成本。”
“我同意,要做到智慧城市,必然有一套可持續的生態系統。”友人聽得連連頷首。“丹麥哥本哈根最近因善用智能交通系統,使出行得以更快移動並獲得智慧城市的稱號,或許我們的特區政府可從中借鑑一二。”
我悲觀地搖搖頭:“哥本哈根的路子未必適用於澳門,特首也說了,小城交通難度之高連山城專家也覺頭痛。這大概就是為什麼雖已引進智能交通系統,實際操作卻是由交警在路邊的燈箱前撳掣,而非透過人工智能及雲計算作自動感知,這與交警站在路中心指揮交通有何區別?”
“你錯了。”友人立即糾正我:“這也是智慧交通——以人工控制智能,簡稱‘人工智能’。”
一瞬間,便如醍醐灌頂。看看思想的桎梏多麼可怕,我登時為這些日子錯怪有關部門的創新思維感到羞愧萬分。
蘇九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