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丘之城”化身七十萬人之城
——澳門人口分佈演變
澳門雖是彈丸之地,但城市在多年來已有不少變化。十八世紀時,現時北區、新口岸區大部分地段仍未填海,澳門半島土地只包含現時高士德、新橋區、白鴿巢、塔石、新馬路、松山、風順堂、南灣、媽閣一帶,由於土地多屬丘陵地帶,令澳門半島與葡萄牙里斯本一樣,有“七丘之城”的美譽。“七丘”包括東望洋山、西望洋山、媽閣山、青洲山、大炮台山、馬交石山(螺絲山)、望廈山,當時青洲山仍未與澳門半島相連。隨着城市發展,填海使城市面積不斷擴大,除了靠填海造地得到現時新口岸、北區的土地外,氹仔也由兩個小島“合併”為一個島,並因路氹城在二十世紀末開始填海,使氹仔島現時與路環島相連。
從人口普查數據看澳門人口增長
土地面積增長是源於本澳人口有所增長,且人口增長幅度比土地增幅更快,以回歸年做基準,人口由一九九九年43.1萬增至二○二一年68.25萬,增幅達58.4%;與此同時,澳門土地面積亦由一九九九年23.8平方公里增至二○二一年33平方公里,增長了38.7%。因土地增長幅度低於人口增長幅度,令澳門人口密度比回歸時有所增加,由一九九九年1.81萬人╱平方公里增至現時約2.07萬人╱平方公里,增幅約為14.4%。按《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二○二○至二○四○)草案諮詢文本》,至二○四○年,澳門人口將增至80.8萬,面積增至36.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將增至約2.2萬人╱平方公里。隨着八月進行二○二一人口普查,社會近期對澳門人口情況的關注度有所提高,有見及此,本文章將引用一九八一、一九九一、二○○一及二○一一年人口普查數據,向大家簡介澳門人口分佈的演變情況及引伸的觀察。
單看人口整體總量,在最近4次人口普查中,每次人口比前一次增長約10萬人,令人口普查人口也比前一次“轉字頭”。一九八一年本澳人口約為26.2萬人、一九九一年上升至約35.6萬人、二○○一年達43.5萬人、至二○一一年達55.3萬人。要了解一個城市發展,不但看總量,還要看組成,若將人口數據按不同堂區拆分,其數字見表1及圖1。
不同時期的人口爆炸性增長點:花地瑪堂區及嘉模堂區
自一九九一年起,花地瑪堂區(北區)是人口最多的堂區,人口由一九八一年起一直快速增長,增幅至二○○一年後才稍緩,而二○一一年人口逾20萬人。至於花王堂區則是人口第二多的堂區,也是繼花地瑪堂區後,另一個人口超過10萬人的堂區,但其人口增長幅度較緩,在二○○一年更曾出現人口負增長。從圖1可觀察到,撇除上述兩堂區,嘉模堂區也屬人口增長較高的堂區,由一九九一年起人口一直呈高速增長,至二○一一年已躍升至人口最多的堂區第3位。至於其餘堂區風順堂區、大堂區、望德堂區、聖方濟各堂區的人口數量則相對較平穩,人數也不超過5萬人,增幅也不大。上述趨勢亦與填海造地有關,花地瑪堂區(北區)及嘉模堂區(氹仔)也屬填海所得土地較多的堂區,而且較多土地用作居住用途,故人口升勢較明顯。反而不涉及填海的舊區因土地制約,普遍人口增幅不大,基本是唐樓變多層或高層住宅所致。
若細看各堂區人口增長幅度和速度,澳門各堂區的人口基本上一直也呈現增長的趨勢,在一九八一至一九九一年之間,花地瑪堂區人口增幅最高達101.15%,增長逾一倍,增速達平均每年6,347人。但在一九九一至二○○一年之間,人口增幅最高堂區由嘉模堂區(氹仔)取代,其增長幅度高達482.95%,人口由一九九一年7,100人急增近5倍至二○○一年約4.2萬人(表1),增速達平均每年3,462人。至二○一一年人口普查結果,氹仔依然是人增長率最高堂區(見圖2至圖4),二○一一年離島兩個堂區的人口增長幅度明顯比澳門半島堂區更高(嘉模堂區增加人口87.85%,增速達平均每年3,671人;聖方濟各堂區增加人口46.76%,增速達平均每年136人)。同時間澳門半島各堂區人口增加百分比介乎14.01%至37.08%(見表2),換言之,縱觀全澳人口有增長,離島人口增長幅度更為明顯,由一九八一至二○一一年的30年間,離島人口共增長了72,960人,平均每年增加2,432人,平均每年增幅達24.8%。
從圖2可見,花地瑪堂區是一九九一年人口普查得出人口增長率最高堂區,但由二○○一年人口普查起,連續兩次人口增長率最高堂區由嘉模堂區氹取代,見圖3及圖4。
從23小區人口密度增長看人口南北聚集跡象
在進一步疏理人口數據時,筆者將7個堂區細化到其23個小區的組成部分研究,首先推斷本澳人口有南北聚集跡象。二○一一年人口普查將二○○一及二○一一年23小區人口密度作比較,雖然本澳人口密度最高的小區是澳門半島北區的黑沙環及祐漢區(人口密度高達148,611人∕平方公里),但人口密度增幅超過50%的6個小區中有逾半的4個也在離島,依次序為氹北安及大潭山區(+378.8%)、(氹仔)大學及北安灣區(+105%)、外港及南灣湖新填海區(+93.2%)、氹仔中心區(+89.8%)、新口岸區(+57.7%)及氹仔舊城及馬場區(+53%),見圖5。
北區及氹仔密集化與人口南北聚集的成因
從上述數字,可見北區(花地瑪堂區)與氹仔(嘉模堂區)人口增長幅度較高,而嘉模堂區近20年的升勢尤其明顯,從中有以下觀察:
(1)北區與氹仔人口密集化趨勢明顯
北區與氹仔基本上也屬填海地,地勢平坦,更有條件興建多層住宅,加上回歸前有一定新人口移民來澳,正好回應了他們居住的需求,令大量人口向這兩區遷移,造成密集化情況,進一步推高人口和密度。現時北區屬全澳人口密度最高地區,花地瑪堂區二○一一年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68,352.5人。氹仔的人口密度也顯著上升,嘉模堂區二○一一年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0,932.7人。
(2)三個堂區在不同時間點成為土地供應熱點
按一九八一年普查結果,人口最多堂區是花王堂區(聖安多尼堂區),因其是澳門最主要的舊城區份,涵蓋新橋、高士德、沙梨頭等區,但隨着北區填海造地,一九九一年花地瑪堂區人口已超越花王堂區,直到現在仍是本澳人口最多的堂區。然而,自二○○一年人口普查起,嘉模堂區(氹仔)的人口增幅已大幅度超越花地瑪堂(見圖3及圖4),人口密度也隨之上升。
(3)公屋和私樓推動北區成人口增長熱點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祐漢新邨入伙及北區填海陸續完成起,花地瑪堂區興建了大量公屋及私樓,由祐漢一帶延伸至東北大馬路及黑沙環公園一帶,大部分是多層住宅樓宇,令北區人口急速上升。
(4)私樓獨力支撐氹仔人口增長
氹仔在九十年代開始,很多私人樓宇落成,絕大部分屬高層住宅大廈如花城、濠景等,直到近期仍有濠尚、濠珀等新樓盤入伙,相信氹仔人口仍會維持一段時間高速增長,因為氹仔北的土地供應仍然充裕。
(5)路環增長潛力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二○一一年石排灣公屋仍未入伙,但路環人口在二○一一年增長近50%(圖4),換言之路環北的私樓已令人口有顯著性增長,相信在二○二一年人口普查中,路環人口增長會更明顯。
總括而言,“七丘之城”經多年演變,人口逐漸由舊城區轉移至新填海區,包括北區(花地瑪堂區)及氹仔(嘉模堂區)等。離島人口更是近20年增長率最高的,再加上隨着石排灣一帶CN地段和氹仔北區一帶TN地段的發展,估計未來人口南遷化的格局會更明顯。為呼應人口先北聚集再南遷化,本澳城市規劃方面也要相應配合,例如離島區宜適度增加設施以配合人口增長,因為人口與城市規劃息息相關,人口數量及分佈對城市規劃有關鍵影響,不少城市規劃指標也按人口情況來決定土地功能及設施分配。另一方面,新城A區的大規模發展如箭在弦,估計是下一個十年的熱點。此外,隨着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出台、粵澳新街坊數年後落成等,橫琴也將對澳門人口分佈產生影響。八月份新一次人口普查的結果對澳門過去十年人口集聚的啟發意義較大,在結果出爐後,若能用結果進一步豐富上述比較分析,定能令社會對澳門人口分佈演變有更進一步的認知。
城規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