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破蛹之旅
二○一六年《盛夏光年》的出現像一道光,使青春片以另一種形式進入了觀眾的視野。時隔十五年後,陳正道再度把青春放在盛夏,《盛夏未來》的觀感和整體風格與前者並沒有太大不同,但明顯對青春描寫得更加寬容,視野更加開闊,不局限於青春本身,而是透過青春去帶領觀眾融入成人世界。
在走進電影院之前,我並沒有對這部電影抱太大期望,在此之前,也有幾部青春片上映,但卻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最開始關注這部電影,是因為主演張子楓、吳磊和導演陳正道這個足夠讓人期待的搭配,但也僅限於對演員和導演的期待,也會擔心電影的劇情會因為過多描寫戀愛而脫離現實環境,變成普通的校園戀愛劇。抱着看校園劇的心態看完全片才發現,這是一部真誠的,值得探討和多方面解讀的電影,屬於當代年輕人的青春電影。
從《盛夏光年》到《盛夏未來》,陳正道導演準
確把握了青春情感的糾結和迷茫,導演的一貫處理手法都是看破不說破,細膩且含蓄,用“謊言”和“真實”貫穿全片,這對演員的表演無疑增加了難度,但兩位主演一如既往地給了觀眾驚喜,兩人在假扮情侶的過程中漸漸靠近,帶着不同的情感珍惜一份身不由己的感情,所有的情緒在劇情不說明的情況下仍然能準確表達,表情自然,情感細膩,交出的答卷足以讓人稱讚。
從上映以來,這部電影有佷多不同的評價,評論最多的無疑是一場甜甜的校園戀愛最後發現不是雙向奔赴,甚至可能從來沒有過感情線。不可否認,劇情與宣傳時所營造出來的感情有所偏差,讓觀眾產生錯覺。但從另一方面看,電影本身並沒有提前給予任何情感的定位,電影所傳達的理念更沒有必須要滿足觀眾的想像和需求,如果非要以主流結局標準來評判,對電影的創作確實不公平。電影不僅有對青春期少年情感的關注,也不拘泥於“青春”二字,更多的是對成年人世界的探索,這樣的電影沒有辜負“青春”這個選題,也是青春片的意義所在,而不是一味地討好觀眾,局限於浪漫或悲傷的結尾。
國產青春片能做到貼近社會和家庭現實,已經算是成功了一大半。劇本純熟,基調由喜轉悲,擁有極強的青春正能量和隱晦的批判,加上演員的化學反應,完成度超出預期,是繼《少年的你》之後,又一上映即票房破億的青春片。
陳栩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