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選擇困難到思考人生的選擇題
上一期,談到在多年的教學觀察中,發現學生患有“選擇困難症”的情況像是越趨普遍,每班總有十來個。究竟這個“症”是如何形成的呢?這一期讓我們試試拆解。
“選擇困難症”的本質在於選擇。所以,Dr. Olivia Remes針對減輕這個症狀,提出了“少一點選擇,少一點焦慮”的說法。這思路是正確的,但在現實生活中,有時選擇的出現並不是可控的。因此,積極回應這個因選擇而出現的問題,還是必須回歸到“選擇”本身。究竟甚麼是選擇呢?一般來說,“選擇”是指個體在自主自發的前提下,對於人、事、物的一種取態。換言之,“自主”、“自發”和“選項”是構成選擇的必須條件。沒有選項,就不需要選擇了;但如果有眾多選項,卻沒有了“自主”或是“自發”的條件,那麼,這就是“選擇困難症”出現的問題了。
針對多項選擇而出現的困難,作為一位教師,我有這樣的觀察:當我們在討論“選擇困難症”時,其實很多時候是指青少年或成年人的群組,較少是指學生的群組,原因是甚麼呢?是不是教育的問題?或是因為年紀小的孩子不需要作出選擇嗎?或是基於保護和保障的前提下,成年人已為他們作出了選擇?又再想,會不會是孩子從小都沒有太多選擇的機會和練習,到了成年人的世界後就會出現因選擇而帶來的困擾呢?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打從孩子入學以後,在家庭生活中,或是在學校生活中,孩子在甚麼情境下可以自主地選擇呢?舉例來說,一些校內的活動,一些優秀的孩子通常都是被選擇的,例如機械人組、舞蹈組;或是一些競賽類的活動,通常都是教師/學校在選孩子。那麼,孩子可以say no嗎?原則上是可以的,但實際上,因為權力關係不對等的緣故,家長也不會有異議,特別是這種“被選擇”或多或少是一種“榮譽”,家長也會欣然接受。那麼,“不是那麼優異”的孩子呢?他們有選擇權嗎?有,但是在“優異生”活動以外的選擇,於孩子而言,也是一種有局限的選擇。事實上,學生的“自主性”和“自發性”是體現在選擇之上的。我們常說,現時的孩子常沉迷於電子遊戲。但我們有提供過電子遊戲以外的選擇給學生嗎?所謂提供,是指我們是否有效地幫助孩子建立起一些愉快和有樂趣的經驗,並且發展成為他們生活中的持久習慣呢?學校推廣閱讀,每次看完都要寫讀書報告,這可能不是一種愉快的經驗,孩子是為了交功課才閱讀,試問怎會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個選擇呢!此外,現時的學校教育是以“指導”孩子為主,規範孩子甚麼時候做甚麼,較少鼓勵學生參與決策。久而久之,學生也就充當了“配合”的角色,難以發展出學生“自主”的選擇。
這裡,不禁讓我回想起電影《銀河補習班》中演員鄧超就孩子試卷選擇題所說的一番話:“每個選擇題都有四個選項……但在他們(學生)未來的一生中,碰到問題時,會自動跳出這四個選項之外嗎?知道ABCD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讓孩子知道答案裡還有EFGH……不管世界怎樣變,當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都能想到XYZ,我們的孩子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選擇困難,難在哪? · 二 · 完)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