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行無力皆因瘦
讀聖賢書有時常令我無所適從,大概如俗語所說:“聖人都有錯”之故也。《論語 · 學而》子曰:“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另一章〈
鄉黨〉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說明食物要精細。不單這樣,連“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我們應該聽〈學而〉的“子曰”,還是跟從〈鄉黨〉的指示呢?
我們辛勤勞動,苦苦耕耘,為的就是有飽飯吃,有安樂窩可住。《增廣賢文》說:“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也許這是“下里巴人”的理論,不過《韓非子 · 五蠹》也說:“糟糠不飽者不務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繡。”都說明“人不風流只為貧”。
聖賢書中,《老子》十三章最為中肯,他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問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這是說:絢麗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紛雜的音調,致令聽覺不敏;飲食饜飫,使人味覺失調;縱情狩獵,使人心放蕩;珍稀貨品會導致人的行為不軌。結論是:“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意謂:故聖人但求安飽不逐聲色,摒棄物慾保持安定。
《小窗幽記》也談到衣食住的問題:“居處寄吾生,但得其地,不在高廣;衣服被吾體,但順其時,不在紈綺;飲食充吾腹,但適其可,不在膏粱;宴樂修吾好,但致其誠,不在浮靡。”這正是劉禹錫說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總的來說,《小窗》這段文字說明一個“適”字。適可而止,多亦沒有意義,正如孟嘗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甚麼都有,只是欠義,馮煖為他“市義而歸”致令他為相數十年,無纖芥之禍。俗語說:“萬頃良田升二米,千間洋樓半張床。”知足常樂,生人霸死地可恥!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