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燮臣家鼐
默想九華看鳥飛,湛然修潔擅權奇。
癡兒不礙公家事,去欲存心自主持。
人臣諡號,以文正最為典重。清代皆出特旨,非內閣所敢擬奏。有清二百六十七年之諡文正者凡八人,始於康熙朝湯斌,以宣統時孫家鼐為殿。湯文正以理學名,孫文正好陽明學,略有相似。家鼐字燮臣,一字蟄生,晚號澹靜老人。安徽壽州人。咸豐紀元舉於鄉,九年成一甲第一名進士,授修撰,歷任湖北學政、內閣學士,直上書房、毓慶宮,官至吏部、戶部、禮部、刑部、工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戊戌政變作,新政俱廢,以吏尚、協揆受命為首任學務大臣,管理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宣統元年薨,贈太傅,諡文正,祀賢良祠。孫文正平和通達,翁文恭甚稱之,稱其“沉潛好學,服膺陽明之書。立志甚遠,凝厚而開展。”“進退綽然,論議和平中正。”述文正言行云:“吾輩當體聖人中和之旨,而勿與人競尺寸之功,則私念自消。”“讀陽明書,當知入九華山靜坐一段為最不可及。他人處此,必以死生爭之,則事或敗矣。”與文恭同授德宗讀,斂退閉門齊居,雜賓遠跡,推避權勢若怯。顧其內行湛然,可知矣。此孫文正論政手柬,釋文如下:“建倉、積穀諸政,皆今日之急務,亦須體察民情,次第辦理,庶幾令不煩而民不擾,即保甲亦何莫不然。鄙見以為,國家無不能辦之事,只要持以定力,守以恆心,上之意向既真,自能風行草偃。從前倉穀、保甲所以無成效者,由上之心思不屬故也。如果藩司志在要辦,雖緩以一年半年,州縣誰敢玩視?操之太促,貧苦州縣正恐勢不能支耳。此不過空論其事理如此,藩司詳文,原批照行,弟不駮也。肅請晚安。弟鼐頓首。”按,光緒初元,華北大旱,山西為最。蔓延數省,赤地千里,顆粒無收,以光緒丁丑、戊寅災情最為嚴重,餓殍逾千萬,史稱丁戊奇荒。光緒八年六月十二日,山西巡撫張之洞上《建倉積穀摺》,以為“非有大宗積儲不可”為善後之計,云“閻敬銘過太原時與臣諄切言之。考之古事,漢置敖倉於成皋,隋置黎陽倉於衛州,唐置洛口倉於鞏縣,集津倉於三門”,鑑古知今,以備有事時取給。閻敬銘當年正月授戶部尚書,翌年六月,文正由工右改戶右,乃知此札為其時在戶部侍郎任與閻敬銘論事者,娓娓而談,切中肯綮,足見性情務實,“國家無不能辦之事”等語尤為讜論。夏閏枝撰文正軼事,云上疏言變法,“當籌全局”,又以馮桂芬《校邠廬抗議》“言有次第”,請以其書發部院卿寺,令逐條籤注可行不可行,彙上採擇。皆言全局,次第,其為政持大體皆一以貫之。葉鞠裳為文正門生,精目錄流略。當文正主學部,親至葉寓,延為大學堂教習,禮賢下士如此,宜文恭譽為有道之士矣。
陳懷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