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識 倍加努力
各界:落實政策建設深合區
【本報消息】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近日發佈,多個團體負責人表示期待已久,對長遠方向與目標寄予厚望。期望特區政府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倍加努力,把方案各項方針和政策等落到實處。
盧:吸引國際視野
身兼經濟發展委員的匯進創展協會會長盧世豪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屬於中央支持澳門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大舉措。《方案》緊緊抓住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核心使命,就琴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發佈了若干重要創新舉措,提出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平台,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四個達至新的戰略地位,更明確提出三個時間點的發展目標,為澳門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
《方案》的公佈,不僅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確保“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行動指南,更是國家賦予澳門居民的一個“大禮包”。一直以來,琴澳僅一河之隔,但始終在傳統模式下融合緩慢。如今在《方案》規劃下,澳門將與橫琴共同步入發展快車道,橫琴廣闊的地理空間與共商共建共管的管制體系,將為澳門擺脫地理空間及生產資料不足的掣肘。接下來落實工作,制訂工作細則,兼顧公平和效率,每環皆重要。
盧世豪認為,《方案》提出的發展新產業並為企業所得稅提供優惠政策,構建琴澳一體化高水準開放的新體系相關內容,是琴澳深度合作區最具吸引力的亮點之一,彰顯中央對琴澳融合的決心。希望特區政府加強有關政策的教育推廣,為澳門及各地前來落地的企業提供高效服務和實用資訊。善用特區制度及國際交流平台優勢,進一步賦能琴澳深度合作區,吸引外資及國際視野,促進中國元素的國際化發展,推動琴澳形成雙循環發展格局。
葉:創新開發管理
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葉桂平認為,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創新了開發管理機制,更注重粵澳雙方共建共用,為珠澳帶來多方面機遇,有利澳門促進經濟適度多元,開拓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並增強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對灣區城市群均衡發展意義重大。
葉桂平指出,大灣區的產業以金融、科創、製造業為主體,今年的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就有廿五家總部位於灣區。在此良好基礎上,合作區可積極發揮澳門“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獨特優勢,借用澳門的管理方式提升橫琴的資源價值,於核心專案佈局上形成互補支撐,以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粵澳橫琴科技創新極點、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為載體,聚焦發展數字金融、高新技術、醫療健康、文化旅遊、綠色產業等。另加快兩地軌道交通建設,不斷推進通關模式便利化,形成高效連接的網路化空間格局,並深入推進重點領域規則銜接和制度對接。同時結合澳門建設“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國家戰略,將合作區打造成推動灣區建設的新高地,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葉桂平直言,橫琴是澳門未來發展的新出路、新機遇、新希望,是澳門破解空間局限難題、實現經濟多元發展的最佳空間,也是澳門參與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切入點。特區政府應積極對接,做好第二份五年規劃,充分發揮澳門“一國兩制”和國際貿易自由港等優勢和橫琴的地理、資源和空間優勢,主動聯合廣東省、珠海市政府方面,探索體制機制對接,盡最大努力聚焦優勢領域發展新產業。構建琴澳一體化高水準開放的新體系,主要從落實“分線管理”政策、落實“共商共建共管共用”的新體制機制、落實人才引進等方面着手推進,把橫琴作為探索“一國兩制”實踐的新平台和試驗區,擔當起中國“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新榜樣。
張:對接法制保障
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監事長張宏哲關注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既是粵澳合作深化的重大合作平台,更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載體空間,希望社會各界尤其專業界緊緊把握這一重大發展機遇期,積極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致力在深合區推動粵港澳三地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及制度創新事業。
張宏哲指出,大灣區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平台,更是統籌發揮港澳“一國兩制”獨特優勢及廣東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勢的重大合作平台。但粵港澳三地分屬三個不同的法域,三地專業制度及商業規則不盡相同。
為確保深合區長遠發展,法制保障必不可少。冀深合區通過深度對接合作,構建新機制,推進與澳門制度規則銜接和貫通融通,減低制度差別在經濟交流和溝通上導致的影響,並在經濟商事領域先行探索,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相適應的規則體系,使資源優化配置後迸發出更強大的發展動能。
內地與澳門的法律制度及商事規則近似,法進會一直致力深合區法律交流及制度研究,近兩年與橫琴創新發展研究院等單位共同探索和推進粵澳法律制度及商事規則的對接及銜接。該會希望未來聯同粵澳更多專業人士尤其法律界,一起在深合區為粵澳制度對接及創新事業乃至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貢獻專業力量,形成深合區協同發展新模式,促進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黃:發揮青年專長
澳門青年聯合會副理事長、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組召集人黃景禧認為,《方案》體現了中央對澳門長遠發展的大力支持,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部署,是澳門“一國兩制”事業走進新時代的重要里程碑。勉勵廣大青年緊抓這一重大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專長及優勢,致力在合作區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平台,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在規則相互銜接”。黃景禧對此認為,合作區將由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管,旨為打造與國際規則高度銜接的營商環境,致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因此合作區必須在經濟貿易、金融稅務、通關模式、社會民生等領域與澳門制度對接並務實創新改革,才能把橫琴資源轉化為澳門新產業的發展動力及載體,為澳門特色“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注入新動能。
《方案》強調,合作區將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採取多種措施鼓勵吸引澳青就業創業;並將深度對接澳門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營造趨同澳門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有利澳青更便利在合作區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為青年自身發展及向上流動提供更多選擇及更廣闊的平台。
澳門青聯將繼續發揮聯繫粵澳青年的雙向橋樑作用,與各界青年攜手共建合作區,立足“四大戰略定位”,緊抓“四大主要任務”,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貢獻青年智慧,為豐富具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為實現合作區三大發展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施:培養新興產業
中華青年進步協會副會長施逸認為,《方案》出台充分體現國家的決心和關心,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體制,全面深化琴澳合作,為澳門長遠發展開闢新道路、注入新動力。
他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澳門特色“一國兩制”實踐邁向新發展階段的重要舉措,借助深合區平台,培養新興產業,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深合區的加快推進,可為廣大澳門青年帶來新機遇,鼓勵青年們做職涯規劃時可結合四大產業方向選擇專業,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節點上緊抓多元發展契機,增強專業技能和個人本領,迎接競爭與合作,做深合區的共建者。
《方案》亦提及,就業創業措施有助提高青年融入深合區發展。施逸建議政府加強宣傳推廣,多辦琴澳實習計劃、創業講座培訓等活動,讓澳青提前感受區內生活環境,引導企業落地橫琴招募澳青,增加新的就業出路,為青年提供服務支援。深合區的未來稅收優惠可匯集大量高新企業和創新團隊入駐,創造就業機會,吸引高端人才,與各地人才同台競技,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為深合區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綜合而言,希望特區政府加快“澳門新街坊”項目落成,加快通關速度,增設跨境巴士等,延伸社會服務及福利政策到橫琴,讓居民更好進入橫琴發展和生活。
周:促進第三產業
澳門國際科技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周王安認為,中央出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以橫琴推動澳門可持續發展,當中以制度創新和協同發展方向為切入點,四大定位更是重中之重。
就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而言,特區政府應以第三產業建立平台經濟,例如中葡貿易平台,珠海也有需要發展中拉貿易平台,而灣區西部城市存在巨大發展空間,無論產業和人資結構都存在互補空間。
在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新空間方面,如此安排正是體現錯位發展,在橫琴的“澳門新街坊”和長居珠海或橫琴的澳門居民可購買當地醫保,正是較具體的安排。預期隨着《方案》落實,未來可推出更多具體的便民措施。在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層面,鼓勵澳人創造更多更好的示範,以“背靠祖國,善用兩制”之利改善民生和促進經濟發展。
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上,周王安認為這一定位充分凸顯中央對澳門的發展期望。《方案》出台後,澳門在軟硬體方面得以大幅增強,從而在灣區西部發展有更大的貢獻,例如現代金融和品牌工業。
總的而言,《方案》的四大定位可作為澳門具體發展路徑,先以產業適度多元來穩固小城經濟基礎,後以提高居民生活水準為重點,在穩固經濟和提振民生來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最後引領灣區西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