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麵包
晚清廣東詩人梁喬漢的《鏡海雜詠》中,有“麵包乾餅店東西,食味矜奇近市齊。飲饌較多番菜品,唐人爭說芥喱雞”的詩句。可見麵包在十九世紀的澳門已相當平民化,飲食上的所謂中式西式,也不是那麼涇渭分明了。
傳教士以往在澳門辦學,除了教授書本知識,還着重培養學童的謀生技能,諸如製鞋、印刷等。傳統男校如慈幼中學,學生至今還必須修習水電、木工,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亦曾設有麵包工場。現在的教學以電腦、科技、電子化為大方向,師長推動中小學生參加機械人設計比賽,父母認為子女學編程比學烘焙重要多了。連炒菜傳菜都靠家傭或人工智能,法國急凍麵包、台灣三文治也能即日空運到澳門,誰還有動力在家政課學做手工麵包呢?
麵包救濟亦僅剩象徵意義。一九○三年,若瑟 · 戈美士被任命為花王堂教區神父,並成立“聖安多尼麵包濟貧會”,推動“窮人麵包工程”,不僅在澳門分發稻米,同時向內地各傳道會贈米。聖安多尼堂神父每年在九月十三日為麵包祝聖後,會將麵包分發給教友和市民,這一善舉延續至今。
二次大戰期間,澳門雖屬非戰區,但物資缺乏,俄國麵包是澳葡政府指定的配給品。據《澳門飲食業今昔》所述,二戰時澳門的麵包供應站,甫天亮已排上四條“長龍”,待葡人警官姍姍而來,隨心所欲地選一個“龍頭”作為輪購麵包的首隊。那年頭買麵包也要拼顏值,有年輕貌美的小姑娘之列,通常比較容易中選,也是心照不宣的排隊捷徑。
據前輩憶述,在貧苦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澳門還有所謂的“麵包糖水”,即薑、糖加隔夜的麵包皮,已是苦中慰藉。後來生活富裕,甜食充足,反而有人用西式鹹麵包夾中式月餅做早餐,中和甜度。
豪奢使人瞠目結舌,貧儉讓人腦洞大開,有時不得不佩服澳門人百無禁忌的可愛。
(出爐麵包 · 三)
卡 比